收藏文章 

2013-05-13

只求捐得其所

  上周末,筆者在街頭見到有慈善團體的義賣捐款活動,便湊身上前。此活動的目的是支援內地貧困山區基礎建設,並承諾會公布每一筆款項的去處,保證用得其所。不少市民對設於鬧市區的義賣攤檔很有興趣,不僅願意上前瞭解,還紛紛慷慨解囊,讓筆者感受到大家的熱誠。


  攤檔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在聽完義工的講解後準備捐款,但就在將善款投入箱的一刻,丈夫仿佛猛然想起了甚麼似的,抬起頭問:「這活動不是為四川地震籌款的吧?」義工解釋:「不是地震,是貧困山區基礎建設,比如架設橋樑和公路等,並且帳目公開」。丈夫聽完,放心的把錢投入善款箱,說:「如果是關於四川地震的,我們就不捐了。」太太聞聽此言,稍顯尷尬的看看老公又看看義工,說:「不好意思,四川地震的負面消息太多了,我們幾年前捐的錢,都被官員浪費掉了,所以寧願支持其他項目。」活動當天恰逢「五•一二」地震五周年,四川雅安上月又剛剛發生大地震,難怪他們誤以為此次活動是為地震籌款。後來,筆者與其他義工聊天,才發現與這對夫婦觀點相同的捐款者不在少數,即是:支援內地建設,樂善好施;但若與四川地震有關,愛莫能助。


  港人對四川地震的捐款多持保留態度,甚至連港府撥款一億港元支援雅安,也曾在立法會被否決過。但瞭解多些後筆者發現,香港大眾對於捐款的態度其實涇渭分明:確有需要的當然義不容辭,而魚龍混雜的就三思後行。五年前四川地震的捐款後,發生了香港援建學校被當地政府強拆、所捐善款被官員侵吞等事,有此前車之鑒,難怪要多加甄別。

 

  拿政府撥款來說,雖然在立法會一波三折之後,動議得以通過,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黃毓民的熱血發言,其言論或許稍顯偏激,但恨鐵不成鋼的憤慨之情溢於言表,以往類似言論,多會被內地網友冠以「漢奸、走狗」等稱謂,並會很快被刪除,但出乎意料的是,此視頻不僅傳遍大江南北,還獲得不少支持,讚揚香港立法會有民主發言的機制,讓議員代表可以發肺腑之言,而非機械人一樣只會舉手贊成。很多人也持類似觀點,在上次地震所捐財務帳目公布以前,不應再捐款給官方慈善機構;更有網友明確說,款可以捐,但寧願給類似「壹基金」的民間慈善機構。


  捐與不捐,當然可以各有主張,即便帳目不明或暗箱操作,或許善款不能被百分之百用於災區建設,但至少會有一部分善款用得其所,於良心上,捐款也算行善積德。當然,更應該反省的是,社會的誠信和道德腐爛到甚麼程度,一次次被冷水兜頭而下,民眾對受難同胞的援助熱情才被打消一空,徹底心寒。

 

  近些年,以紅十字會為首的所謂「官方慈善機構」的不作為,難辭其咎。中國紅十字會,這個不屬於國際紅十字會組織,也不受其監管的半官方機構,近些年假借慈善之名,劣跡著實斑斑——善事沒做多少,災區沒幫多少,倒是養活了一眾開著瑪莎拉蒂招搖過市的官富二代或類似郭美美的小三情婦。這樣的慈善組織,在其面紗被揭開以前,還可以招搖撞騙。 但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說謊後再想贏得別人信任,實在是難上加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羅湖橋兩邊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