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1-18

內地企業「走出去」

 

  上周五(14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再次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半個百分點,最新的準備金率達19%。雖然這次行動早在預料之內,但投資者仍然憂慮貨幣政策會愈來愈緊,大家都採取了觀望的態度,入市的意欲轉趨低迷,上證綜合指數跌破2800點,在本周一(17日)的跌勢未止,又再跌了80多點,重回2700點的水平。內地A股市場屢遇逆風,走勢遠遠落後於港股和歐美市場的表現。

 

  我對今年中國內地經濟和股市的前景是有信心的,現在1月份仍未過去,未來可從後趕上,但進一步退一步,始終讓人有不暢快的感覺,投資市場的心態跟學習一樣,不進則退。我也有點焦急的想法,2700點的上證綜合指數要是能守住,相信可為A股年內的升勢立下根基。

 

  本周一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亞洲經濟論壇,與會的嘉賓及講者都是非常有份量的人物,有些觀點值得和大家分享。其中一位講者是中國開發銀行董事長陳元先生,當被問及內地「十二五」計劃的未來成果時,他說內地的城鎮化建設為經濟製造了需求,而工業化則為經濟發展創造了供應。因此,內地未來的經濟發展仍然是樂觀的,尤其是在城鎮化的政策推動下,內需股的表現如消費、鐵路建設、水泥和能源等,我認為可看高一線,這是政策主導的。

 

  另外一個議題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問題,大會邀請了四位企業代表,包括了中國銀行、中移動、聯想和華潤的董事長或主席,分享他們的經驗和看法。「走出去」是大勢所趨,也是內地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聯想主席柳傳志先生認為,收購和被收購企業之間的磨合是最困難,也是成敗關鍵之所在,聯想收購IBM的個案,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看來算是成功的。隨著愈來愈多企業「走出去」,相信有海外並購機遇的上市公司的股價會有不同的表現,配合著剛出台的ODI政策,允許內地企業以人民幣作出海外並購,是一個很好的能量劑。

 

  「走出去」的另一個問題是合適的人才,內地企業尋找本港的專才是一個方案,可是中移動董事長講話指出本港跟內地專才的心態很不一樣,中移動要發展新興市場,如巴基斯坦,外聘的本港專才都不願意去,非洲國家更是堅決不去,只想到一些歐美的發達國家。相反,一些內地的電訊設備供應商,它們的內地員工很想到發展中國家去,因為很快便會幹出成績,打開新局面,為未來的前途打出一片天。這好比投資價值股一樣,往往是人棄我取。

 

 

免責聲明:
以上文章純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之用,本文件所載之意見並不作為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恒生」)向任何人士推介買賣本文內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亦不應被視為要約或游說買賣本文內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恒生對本文之任何資料或意見之準確性並無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之申述或保證。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價格可升可跌,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表現的指引,投資前應細閱有關投資產品之銷售文件及風險披露聲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