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3-06-26

逾半本港輪椅使用者指無障礙設施不足 近9成人曾受不友善對待

  【晴報專訊】近年政府致力打造無障礙環境,惟有組織調查發現,逾55%輪椅使用者認為本港無障礙設施不足,近9成人更指因身體障礙而曾受到不友善對待,另有91.7%受訪者指店員在照顧輪椅人士上認知不足;而逾半商戶的設計難以讓輪椅人士進出。組織呼籲,政府有關部門應檢視現行尤其舊區的「暢通無阻通道」設計法規,以建設更共融友善的城市。

 

本港有調查發現48%感輪椅使用者出行不便(資料圖片)

 

  經緯青年商會今年5月至6月進行網上問卷調查,訪問輪椅使用者(包括傷殘人士及長者)、照顧者及一般市民,成功收回206份問卷,其中輪椅使用者佔35%。調查顯示,55.6%輪椅使用者認為無障礙設施不足,54.2%稱遇到出行困難時缺乏他人協助,48%感出行不便,87.5%則指因身體障礙而受到不友善對待;另有逾9成受訪者指店舖員工在照顧輪椅使用者的認知不足,情況令人關注。

 

觀塘僅約1成診所設無障礙設施

 

  是次調查亦於觀塘區實地考察660間商店,涵蓋餐廳、診所、銀行等。結果顯示,53.6%商戶設計難以讓輪椅人士進出,僅1成店舖具無障礙設計;同時,該區只有12.5%診所設無障礙設施,而連鎖店亦僅11.1%。

 

輪椅使用者曾遭食肆拒絕接待

 

  香港傷健協會理事會副主席何雪梅本身是輪椅使用者,她指,不少商舖門口設梯級,輪椅人士難以入內,她曾相約2至3名輪椅朋友外出食飯,惟部分食肆甚至連轉身空間亦不足。同樣是輪椅使用者的協會傷健學院項目幹事伍振熾補充,曾被食肆拒絕接待,只能另選店舖,笑言出街要有後備方案。

 

何雪梅(左)指不少商舖門口設有梯級,輪椅人士難以入內,中為伍振熾。

 

  平機會主席朱敏健指,本港的建築物條例約每10年才更新一次,但1997年以前落成的建築物,無障礙設施非法例要求,而本港現存有逾3萬棟相關的建築物,使輪椅人士在出行及享受公共設施上,與一般市民有落差。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 平機會 #無障礙設施 #傷殘人士 #何雪梅 #長者 #輪椅人士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