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12-05

拒絕催谷歸還自主

  坊間的華德福學校位處偏遠,本月初開設的春苗華德福教室,是首間就近港鐵站的教室,創辦者Mark和Pinky夫婦全因一對兒子踏上教育路。太太進修了三年華德福教育,先生則辭掉商界工作,負責管理和設計學校,夢想能把教育普及化,讓多些家長有選擇,還孩子自主空間。

 

不少香港家長對華德福教育法仍感陌生,Mark和Pinky希望踏出第一步。

 

  在海外玩具公司擔任管理層多年的Mark,今年暑假才決定辭職,與太太開設春苗華德福教室。太太Pinky自小受填鴨教育之苦,七歲的大仔Steve出生後夫婦倆已希望能找一間以玩為主的夢想校園。「到訪過超過十間幼稚園,但無論是主張活動教學、國際學校,甚至蒙特梭利,都未能徹底合乎自己心願,一直找到了西貢銀線灣的華德福學校,囝囝才愛上學。」

 

以歌聲帶領

 

他們兩歲的囝囝Ted在堂上剝雞蛋。

 

  到現時兩歲的細仔Ted出生,Pinky已決定不讓他上主流幼稚園,自己在家用華德福教法培育。教室所有活動節奏都很緩慢,而且每開展一項新活動,都會有歌仔帶領,令小朋友進入意境。例如小食、講故事時段先敲起五音琴;吃小食前人人唱洗手歌,點起蠟燭齊唱感謝食物歌;講故事會手拖手圍圈慢慢坐下,開講前會點起小蠟燭,用布蓋起故事布偶,讓孩子有所期待。

 

  Free Play的半小時內,小朋友選擇加入不同角落的玩意,例如有人會去掃地、熨衫,在故事角色中扮媽媽照顧嬰孩,在小木屋中拿布偶作故事扮演,或坐在小木船上搖搖樂。這裏沒有教科書,沒有閃卡,但所有環境、活動都已在孕育創意和對學習的關連。

 

教在細節位

 

 故事角是每間華德福教室必備的設施。

 

  Pinky謂華德福注重細節,透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課程設計,讓小朋友感應節奏,每周作一個循環,而故事是重複再重複。「時間表如同呼吸,玩是向外,如呼氣;坐下來吃小食,是穩定和安靜,便是吸氣。由一個活動到另一個也要放慢拍子,令他們找到平衡,身體和情緒自然也會健康。」她謂這階段兒童在發展感官,故要多動手和腳去培育意志。「老師陪小朋友切菜,他們會看到別人動作的細緻,一、兩歲切菜,三歲畫濕水彩畫,到五、六歲便可學拿針、學編織,編織是領略基本的數數。」孩子們模仿大人掃地、洗菜、編織……因那是他們能理解的事。「大人用手操勞、創造的畫面,便已是教育。每一個幼兒都很想自己來,實現自己的想法,當大人不規範他們如何玩,便能達至內在的和諧。實踐時他們會很有成功感,之後能擁有堅強意志。」

 

慢學之路

 

 Free Play時段小朋友幫忙製作小食。

 

  Mark跟太太創校,緣於三年來到不同地方考察的體會,他笑謂兩人思考過主流競爭化教育下對小朋友的不良影響,才孕育創校決定。「我們不要孩子跑得快,但如同很多家長般感到選擇有限,連兒子讀過的國際幼稚園都免不了催谷,很早要學寫字,但小朋友只有一個童年,開心成長很重要,遇到華德福就被它吸引。」他欣賞華德福教育的美感,讓孩子眼看、手摸的都是美,深刻回應到幼兒期的發展需要。「我與太太都認同其理念,覺得這樣才是尊重小朋友。」Steve在華德福幼稚園三年,對學習很主動。「他兩歲多入過主流幼稚園,因活動節奏太高頻,回家難入睡,現在天天由五點睡到翌日七點,食得瞓得,也很有想像力,朋友有紛爭也叫他來調解。」

 

 

Source: SKY POST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親子專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