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4-08

掉臉的真人真事

曾經有一位朋友嘅歎一些在酒鋪工作的人,專業態度欠奉,他在店內見到兩款的白酒,分別是寫著Pinot Gris和 Pinot Grigio,他問店員兩者有何分別,店員解釋兩者並無分別,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這兩款白酒當然有分別,在法國稱為Pinot Gris的葡萄酒,在意大利稱為Pinot Grigio,葡萄的品種是由Pinot Noir變種出來的,雖然名字不同,品種相同,但風格卻驟然不同,假若你想選擇較甜的白酒,聽了店員的“專業”意見之後,可能會選購意大利的品種,結果可能因它的低糖、稍高的酸度令你失望。其實你應該選擇Pinot Gris,那麼你便可享受那種帶有香梨、蘋果、香蜜的白酒,但仍然帶有清脆的酸度,原因是Pinot Gris一般較是遲採摘,Pinot Grigio則在糖份較低時採摘,兩者風格不同是這一個原因,有時真的不能盡信店員的推介。

有一回在香港四季酒店與友人聊天,在酒廊點了一瓶Pinot Noir,在這所六星級的酒店,給客人提供專業侍酒的服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誰料侍應在台上擺了像飲白酒一般細小的酒杯,雖然我們一夥人並沒有期待酒廊會像萬豪酒店的Riedel Room以Riedel的Pinot Noir專用水晶杯來侍客,但那麼細的酒杯,又怎能讓香氣優雅的Pinot Noir發揮呢?

 

我們要求更換大一點的紅酒杯,答案竟然是沒有,我們再要求向經理反映意見,操英語的女經理解釋像波爾多的紅酒杯是客人要求才會供應,最後在我們的要求之下,當然是換了大一些的紅酒杯,但這足以反映當遇到懂酒的外地遊客,香港的國際大都會形像立即會大打折扣。

又有一次,法國食品協會的公關機構與駐港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協會的代表相約在灣仔祇月午餐,那裡環境、食品和服務還算可以,但當我們點了一瓶白酒之後,問題便出現了,這一回不是酒杯大小的問題,而是其中一隻酒杯竟然在杯底能隱約見到一些紅酒的殘餘沉澱物,侍應沒有察覺還把白酒倒進杯裡去,座上客的一位女士已呷了幾口,腦海中難免會想到酒杯根本沒有徹底清洗乾淨,最體貼的服務和高水平的食品,立即被扣分了,那是多麼的可惜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紅酒情報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