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1-06

我為什麼撐高鐵(一)

這一個多月來,由於高鐵的審批在立法會進入最後階段,我聽到很多不同意見,亦跟不少反高鐵人士會面,包括提出錦上路方案的梁啟智教授、朱啟迪先生及高春香女士,這些意見我都一一客觀聆聽。最終,我還是決定支持高鐵撥款。對於反對人士提出的理由,我有以下響應:


首先,有說高鐵669億元的造價不能接受。試想想,西港島線全長三公裡,但由於涉及很多優化工程,如縮小通風口等,令造價超過150億。而南港島線全長七公裡,當中至少一半是架空的,但看來造價亦會超過70億。


高鐵是一條26公裡、全部建於地下的鐵路,鐵路工程費用為550億,非鐵路工程110億,當中包括三橋兩隧(三條行人天橋及兩條行人隧道)以及建於地下的三層龐大總站,計算起來造價並不算太貴。從經濟學角度看,在一個已發展城市發展基建,邊際成本一定高,加上港元隨美元貶值,高鐵的造價比過往的工程貴,實不足為奇。


第二,有議員指669億元可用作興建25萬個公屋單位──如此比較是否恰當?正如一位美食家對我說,吃一件鮑魚的價錢等如吃一百個餐蛋公仔面的價錢,那是否代表大家從此要謝絕鮑魚?社會需要公屋,也需要鐵路。況且今時今日就是興建公屋也不容易,因為一旦涉及選址問題,各區居民亦會群起反對。


第三,高鐵並非只惠及數千個富裕居民。頂級富豪要到內地,多半愛坐私人飛機;其它付得起錢的,為節省時間亦會選擇坐飛機。相反,高鐵不僅方便內地人士來港,亦讓較低收入人士可背上背囊全國漫遊,就像歐洲和日本一樣。以日本新宿的新幹線車站為例,鐵路站往往會成為龐大的本土經濟活動中心,帶動社會的零售、飲食及旅遊業,相信最終很多香港人會因高鐵而得益。


第四,香港在基建方面經驗豐富,已達國際級水平。舉例說,香港國際機場可說是北京首都機場的模範。回想十年前新機場開幕,每天有二萬港人湧到機場參觀,世間罕見!我相信,將來高鐵總站於“西九”成立,亦會帶旺九龍區的發展,令全港市民得益。


眾所周知,香港若不被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絡,終會被邊緣化。因此,我認為我有充份理由支持高鐵撥款;若不興建高鐵,實在有礙香港長遠發展,年輕一代的路只會更艱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鐵娘駕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