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1-25

從高鐵撥款風波看80後的情意結

立法會終在1月16日通過669億元撥款興建高鐵,高鐵撥款的風波可說暫時告一段落,而特首亦開腔批評示威者沖擊立法會是違背社會核心價值、法治精神及整體利益,不能接受。撇除這些行為是否不可接受不談,這些80後年輕人的心態卻是十分值得探討。


反基建 反發展


80後年輕人反撥款建高鐵,其實是基於反基建、反發展的心態,而此心態源於一種後現代非物質主義(Post-modernism),當中包括追求綠色生活、提倡重新思考公共空間、保留文化、重視身份認同等。年輕人有此取向,世間比比皆是,不足為奇。約四年前,法國總統希拉克有見20多歲年輕人的失業率長期高企,提出修改勞工法例,放寬解僱年輕人的規限,令僱主更容易解僱工作未滿一年的年輕人,務求令勞工市場更靈活,讓更多年輕人找到工作。但這項用意良好的措施卻引起全國暴動,令希拉克無奈撤離方案。事件反映法國年輕人只想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並不追求高速的經濟增長及社會發展。


反建制 反官商勾結


年輕人反基建、高呼要保衛菜園村,當中亦蘊含一種不信任建制的價值觀。他們認為建制內官商勾結嚴重,若高鐵站設於西九,只會推高西九龍樓價,方便大地產商於西九龍興建商場;然而,即使商場再金碧輝煌,中小企亦無法於內經營,小市民亦得不到好處,整個高鐵項目的最大得益者,最終是大地產商。就像近年領匯上市後,公共屋村的小商戶包括家庭醫生也被迫遷,商場由大連鎖店壟斷,因此年輕人覺得高鐵西九方案只會加劇官商勾結,縮減小市民的空間,可以理解。


毫無疑問,香港今時今日需要持續發展,而優化基建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然而香港青少年失業率高企,即使大學畢業生的薪酬也不高;早前就有大學教授指出,家長一般對大學學位期望過高,花了那麼多錢供子女讀大學,無法接受他們畢業後月薪只有8000至11000元。可見年輕人認為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與他們無關,他們亦看不到向上遊動的空間,並非毫無根據。


反與內地融合


80後年輕人不僅透過反高鐵去反基建、反發展、反建制,亦藉此反跟內地融合。年長一輩大都明白,成為全國高速鐵路網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否則,香港會被邊緣化,難以跟內地融合。但很多年輕人卻只看到與內地融合的壞處,例如,內地富戶來港置業推高樓價;節日期間在港消費的均是財大氣粗的內地人;競爭力極高的內地學生來港升學,令本地生更難取得學位和宿位等。以上種種情緒,為政者極需留意,並思考如何解決年輕人面對的種種出路問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鐵娘駕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