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5-28

小童群益會活動具正面意義

  自小在基督教學校讀書,一直受學校教育以愛為中心。成長至今,香港都是一個多元包容和有愛心的社會,直至近年才發現社會的矛盾愈演愈烈,很多人往往以仇恨和鬥爭代替愛去解決事情。

 

  耶穌面對妓女也會以包容的心看待,而不是排斥她們,把她們當作罪人。《無敵》一書中,林肯總統都以包容的方式成功打動競爭對手,招攬他到自己的內閣。這些都不是虛構的故事或理論,事實上世界上很多的偉人都正在以這種包容的方式處理事情。

 

  近日小童群益會為不同性傾向的年輕人舉辦活動,引起公眾的關注,有團體擔心這會為兒童帶來錯誤的觀念。我卻認為這些活動具有正面意義,無論大眾對不同性傾向人士有何看法,但他們都是社會的一員,絕不應該遭受不同的看待。小童群益會舉辦的同志或朋輩輔導、家長、學校及社工支援小組、講座或工作坊,都只旨在為不同性傾向的青少年及其家長提供輔導及情緒支援服務,讓他們能享有平等的發展機會和快樂健康的成長。再者,就算大眾對這次小童群益會的做法有意見,亦應該私下跟他們溝通,而不是以抗爭、公開批鬥的態度來打壓對方。

 

  無論政治或宗教團體,都應該以愛來推動世界,愛才是最大的動力。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維基解碼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