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7-17

穿透視裝,有錯嗎?

  從前,女性穿無領無袖的上衣,就是覺得不妥當,不夠端莊。放諸於現在,只會被人笑過份保守。

 

  從前,女性穿吊帶背心,就是很暴露了。放諸於現在,等於穿短袖Tee般平常。

 

  女性由穿著無領無袖背心,演變到吊帶上衣,再演變到穿著「透視裝」,都視若等閒了!開始時,是隱隱若若的透視裝,內裏還會穿吊帶襯衣,後來漸漸吊帶衣都省了。可能天氣熱,可能因為胸圍的款式已如時裝一樣,即使透明度高顯現出來,也沒有甚麼似的。漸漸,透明度更高了,透到百分百,變成實屬等閒!

 

 

究竟,女性穿「透視裝」,有錯嗎?

 

  不少「透視裝」是時裝設計師的展示作,即「show piece」,也是時裝天橋模特的「表演作品」,目的之一,要在時裝天橋上省招牌,吸引傳媒的拍攝、報導、也希望吸引買家的注意力,在商業成份上,可能會製造一陣子的話題。也就是將品牌成為眾人焦點的目標已達。

 

  穿透視服裝,如果是在家中穿、在房中穿,在不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可以說是悉隨尊便。但在大庭廣眾的場合穿、在鬧市街上招搖過市的穿,旁邊的人看了,多少都會有感想。例如女生穿上薄如嬋衣的白色上衣,在高鐵站昂守闊步的行走;在購物旺區見到穿著百分百完全透明的祼色上衣,內穿黑色胸圍,穿梭於人來人往擠擁的地方。當下,不同的人,看到有不同反應:有人咋舌,有人若無其事,有人帶點不屑、有人批評缺(道)德,有人認為美感標準已「KO」!這就是新世代女生的作風?美名是潮流?

 

  穿如此透明度過的「透視裝」,明顯是穿的人自己愛怎樣就怎樣,沒有考慮過會牽動甚麼,或造成甚麼影響,也不打算顧及周邊人的感受。可能也不認同自己行為的因,而造成別人暇想的果。

 

穿透視裝的女生,會引起甚麼?

 

  打個比喻,一個男士穿上白色背心休閒短褲走在街上,在陌生女士身邊經過,對陌生女士來說,自然反應總會想保持距離,免得有肌膚碰撞。如果這男士是英俊有型,女士可能抗拒,也可能不;無論好、壞、對、錯,只是形式問題。這,就是反應。又如果這個男士是一身汗水兼有異味、樣子猥鎖,相信不只是女生,男生都會避他三分。

 

  無論男或女,無論以怎麼衣著形象出現,旁人在視覺上就是「受」了這個「色」(色相,任何人、物都是色相);旁人對這個色相有自己的認知,也就會引起內心反應、想法,呈現行為,輕則動口,即說話;重則動手,即有侵犯之可能。就如有人在你身邊走過,即使一句話也不說,你也會feel 到這個人,因為有走過的空氣流動,有呼吸氣息的游移,甚至可能有氣味的飄動。人與事都是色相,引起感受、想法、行為、辯識。

 

  風吹是因,草動就是果。大風,微風,都是風,就是動,分別是明顯看到感受到,或不明顯至看不出,感受微弱。但是,畢竟,就是有「動」這個「造作」。可以聯想,穿肉色透視衣服而見黑色bra,或穿透薄如鷄蛋膜般的「造」(行為),會引起或大或少的反應。是善,是惡?或許,有人會說「別人的(反應),顧不得那麼多,難道穿衣要為別人而想?」其實,除非走入森山野領無人疆界,只要人在社會,就是有不同的人在周邊,相互牽引,就有不同的思緒在穿梭。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形,有相,就有令人感受、聯想、行為、識別的連串反應。穿衣,一定程度是為自己,但也有一定程度的環境因素之考慮,是基本規範行為的表現及智慧。可惜,愈來愈多連基本行為規範都「自然流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形象UP!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