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7-21

無國者的哀歌

  上星期六晚,很多人都在家中看女排直播,香港人,好久沒這麼齊心、如此感動。

 

  中國與美國的一場對壘,除場地,球場上沒香港元素,但幾乎所有香港觀眾,都有清一色捧場對象,就是中國隊。一個黃皮膚、黑眼睛、講中文的人,不會無端端撑美國隊,在某些時刻,我們體內的血液會條件反射地提醒我們:你是一個中國人。

 

  最後勝負前,全場觀眾高喊中國加油!這四隻字,未聞久矣,這一刻,大家同仇敵愾,喊得很自然,沒有人會說:「哦,你收共產黨錢!」更沒有人會舉著龍獅旗向球員說:「支那人滾回大陸!」

 

  我常想,那些日日想著中共如何不堪、中國人怎樣可恥的人,這刻是何等心理不平衡?中國隊在完成一個漂亮扣殺時,你是歡呼拍掌、還是無動於衷?

 

  每個人都有一個國家,美國導演史提芬•史匹堡拍的《機場客運站》(Terminal)就是說一個無國者的哀歌。湯漢斯飾演的東歐居民維克托首次踏足美國,還未入境,家鄉就發生政變,政府被推翻,所持證件不被美國入境當局承認,回國國籍又不被承認,於是被迫滯留紐約甘迺迪機場九個多月。

 

  電影其實源於真人真事,1988年,伊朗難民納賽里先生因難民證件被偷,不得不滯留在法國戴高樂國際機場的1號航站樓,並在那裏住了整整18年。一個沒有國的人,原來連落腳地都沒有;一個沒有國的人,連看一場球賽的喜悅都沒有,舉著龍獅旗的、喊著香港獨立的人,如果還弄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裏,找這套電影來看看吧。

 

轉載自: 晴報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心筆在妍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