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7-15

我可以在股票上輸50%,卻怕面對做生意時損失的壓力

  我雖有雄心壯志,卻苦無資金;我胡亂出拳,卻自招煩惱,還要顧及每月付上因透支而額外付出的利息,實在是愚蠢至極。我進退維谷,苦惱不堪。

 

  於是我重讀清崎的《富爸爸 窮爸爸》,希望從書裏尋找一點啓示。

 

  清崎說:「賺錢需要一個夢想,一系列決定,快速學習的決心,正確利用你天賦的能力,以及辨別出你的收入來自現金流象限哪一部分的本領。」

 

  我問自己:我有賺錢的夢想 ( 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 ),亦作出了一系列的決定 ( 立刻行動、即時減少支出、開展投資 ),也有快速學習的決心 ( 勤讀理財書籍,學習別人成功之道 ) ,但甚麼叫做正確利用我天賦的能力,以及辨別我的收入來自現金流象限哪一部分的本領呢?

 

  我在《富爸爸窮爸爸》書中得到另一個重要概念。

 

  清崎另一個重要概念是現金流象限,簡單的說,是一個人的現金收入由哪一個現金流象限流入。

 

  現金流象限分為四個:E(Employee)代表僱員、S(Self-employed)代表自由職業者、B(Businessman)代表企業老闆、I(Investor)代表投資者。

 

  現金流象限代表獲得收入或金錢的不同途徑。清崎說:

 

  1. 僱員E通過為另外一個人或一家公司工作而賺錢;

 

  2. 自由職業者(S)通過為自己工作而賺錢;

 

  3. 企業老闆 ( B ) 利用僱員(E)和(S)替他工作獲利,他依靠擁有此企業而賺錢;

 

  4. 投資者 ( I ) 則透過各種各樣的投資賺錢,簡而言之是錢生錢。

 

  「不同的賺錢方式需要不同的思維模式,不同的專業技能,不同的教育背景以及不同的性格類型。」

 

  於是不同的人被吸引到不同的象限裏面。

 

  從觀察現金流象限,我知道自己是屬於僱員(E)的象限,即使我年薪百多萬元,我仍是一個僱員,通過為一家公司工作而賺錢。我的思維方式和專業技能,甚至是性格類型已經「自動」把我放進「僱員」這個象限內。

 

  雖然清崎說大部分人均具有在這四個象限中的賺錢潛力,我正是其中之一;但我們個人的核心價值觀、優勢、劣勢和興趣決定了我們進入或離開某個象限。

 

  我們在哪個象限中賺錢,是我們自己決定的,因為我們喜歡「它」,並有能力在「它」裏面賺錢。

 

  而這亦是問題的關鍵,影響我們從某個象限賺錢的因素,正是我們個人的核心價值觀、優勢、劣勢和興趣等內在差別。

 

  我有在股票上輸50%的心理準備,卻經不起做生意時面對風險和承受損失的壓力,我有做一流管理人的能力,卻沒有做生意的決心。

 

  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 E 。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更多金錢世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