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11-20

不降低生活質素也可儲錢投資

  當回答理財顧問說,希望退休後每月有60,000元的使費時,我確實沒想過究竟要儲多少錢,才可維持退休後20年、每月60,000元的支出。

 

  若以理財顧問所言,每月給她們49,000元投資,持續投資18年(當時我42歲,預算60歲退休,故只有18年的投資資金),之後我便可得做到如上所述。

 

  簡單計算一下:

 

  18年的投資額合共:$49,000 × 12月 × 18年 = $10,584,000

 

  若經由她的銀行投資,我退休後將會每月得到60,000元;由60-80歲,20年,合共得到的總金額是:$60,000 × 12月 × 20年 = $14,400,000。

 

  原來我18年共要給銀行$10,584,000替我投資,卻只有$3,816,000回報,合理嗎?但更荒謬的是,回報是沒有保證的,即不要說正回報,還有機會蝕錢呢!

 

  際此,還會把錢交給理財顧問投資作退休保障嗎?No way la!

 

  好了,不相信任何銀行提供的理財建議,要做退休保障惟有靠自己。最簡單的是開始每個月儲$49,000(銀行理財顧問的建議),儲18年,然後在退休的20年內,把每月使費由期望得到的$60,000降為$44,000,即使沒有銀行理財顧問幫忙,我也能退休,只是每月少了$16,000元。(此中沒考慮通脹,銀行理財顧問也沒有,故以同一標準計。)

 

  好了,要安排退休保障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減少每個月的消費,把部分錢先儲起來或作投資。當時我是有少少後悔的,5月做理財分析前,我才買了一部四驅車,每月供車$10,000和租多一個車位$3,000,若把保險、供車費和油錢等一起計算,每個月便要多花$20,000。面對18年要儲1,000萬,每月要儲$49,000,若不是買了這架車,便可以有$20,000,怎不教我後悔呢?

 

  但後悔的時間不長,因為後悔並沒有用,人是要向前看的。於是我先行訂下每月要把$20,000買入一些「投資」(一隻以歐元結算的歐洲基金,一隻以人民幣結算的中國基金),每月從出糧戶口中自動轉賬。目的是不讓自己把錢花掉。

 

  突然間從人工中因供車而多花萬多元,又要拿錢買基金,我沒有刻意降低生活消費,只是由之前半年買三對貴價皮鞋,改為買一對;吃飯時仍是到那一間日本餐廳,只是不是每次都吃A5和牛和拖羅,而是每隔兩次、三次才吃一回……我明白要一下子改變生活習慣很難,故採取按部就班,是較中庸的方法。

 

  理財是長遠規劃,不要貪圖一刻的歡愉而放棄,減少一些高消費活動便可省下金錢,長期下來,金額不少;所以,不是要立刻停止所有高消費活動,亦要兼顧一個人的「虛榮心」,故以中庸態度面對。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商會議「最佳信息商」白金獎► 了解詳情

更多金錢世界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