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5-07

五四精神變味「尊先生」和「包先生」揸旗

  今天(7日),Facebook瘋傳一張為「五四精神是尊重和包容」的截圖,這圖截圖來自早前港台一個五四升旗禮的採訪片段,從片段所見,在升旗禮的現場,有兩個寫著「尊重」和「包容」的易拉架,而當兩名女學生被問及「五四精神是甚麼」時,她們以「尊重和包容」去回應,惹來網友起哄,並說「德先生和賽先生變成了尊先生和包先生」,國民教育還未獨立成科,學生就已被洗腦。

 

  德先生,指Democracy,中文音譯「德莫克拉西」,人稱「德先生」;賽先生,指Science,中文音譯「賽因斯」,人稱「賽先生」,在五四運動是最為強調的兩個元素。

 

  「Jacky」表示「在官方宣傳中,五四精神被概括為『愛國、進步、民主和科學』,民主和科學的排名較後,可見被民族主義和發展主義所騎劫」,而「Bowie」形容當年五四運動是社會革命,「激過依家的社運」,但現在卻被形容為「尊重」和「包容」,「Eric」更說:「睇黎『六四』既精神將會變成尊重、包容同和諧」。

 

  網友認為學生之所以「答錯」,源於歷史科不再是必修科,亦有人歸咎於國民教育還未獨立成科,已正在向學生洗腦,「放大民族主義,亦避談革命」;「Sam」認為「香港學生需要的是歷史教育,建立正反兩面分析的歷史脈絡」。令「Spencer」反思的是回答「尊重」和「包容」的原因,她認為「平時傳媒好習慣用這些字眼做評論,亦是通識科中學生最萬能、最無立場的虛偽答案,在和諧的主調下,考官又不能不給予一定分數,令學生無論何事,都搬呢幾隻字出黎」。「Connie」認為「年青人應多了解是非對錯,唔好盲目相信知識」,「Thomas」則認為「可能只是課堂上無學過五四運動,見政府咁講,咪以為係呢兩種精神」。

 

  瘋傳的相片並沒有為學生們打格仔,不少網友都斥責上傳者此舉會影響當事人,畢竟「網上瘋傳,有機會遭批鬥」,並呼籲不要起學生底。「Kris」認為「唉!個女仔睇黎有排畀人笑,希望接下來你(學生)真係體現到尊重和包容」;「Kinal」認為不尊重她的言論自由之餘,「此做法不公,已經對這位女生造成傷害」。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潮爆網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