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6-01

「低碳發展」與「節能減排」殊途同歸

  5月14日在北京大學中國低碳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2010中國低碳發展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到目前所有的新能源汽車,沒有一輛是低碳的。」他強調:「我們不能以發展低碳的名義發展高碳。」


  官老爺發聲,非同小可!


  根據講話,李副所長的意思可演譯如下:


  1) 由於現時中國汽車廠,如比亞廸、奇瑞、吉利等,正在開發的「新能源汽車」都是電力汽車,那即是說,這些電力汽車不是低碳發展,而是仍屬於高碳技術範圍;


  2) 「我們不能以發展低碳名義發展高碳」,這意味著國家不鼓勵發展這些名義上是低碳,實際上仍是高碳技術的電動汽車。這樣推想下去,指望政府補貼是無望的了!


  由於措詞嚴厲,引致市場震慄,比亞迪(1211) 的股價在星期一(5月17日) 急挫,最多跌了5.25元,或8.75%!收市61元,跌了6.5%。比亞迪的市值在一日之間蒸發了近百億元!


  同日恆生指數只跌了2.13%。


  有人可能不同意李副所長的講法,認為他不應該一句話就把電動汽車標籤為「掛羊頭賣狗肉」、「高碳」扮「低碳」以博取政府補貼,扼殺了電動汽車的發展。其實,他的講法原則上沒有錯。電動汽車的動力來自電力,而電力則來自發電廠。現時中國電廠大部份都是燒煤,那電動汽車可以說是屬於「高碳」的東西!


「低碳」發展,所為何事?

 


  發展「低碳」技術,目的在減排、節能,以解決地球暖化,減少生態環境的災害,和可持續性地發展。但「低碳」技術,只是用以達到上述目標之其中一種手段,斷不能把之看成「聖杯」,否定其他可以「節能、減排」的技術發展。只求追求這「低碳聖杯」,而不談節能、減排,是否有點兒捨本逐末?


  我認為任何技術發展,如果是朝着節能、減排的方向走的,都值得鼓勵和扶持。


電動汽車可節能、減排

 


  根據市場上已有的數據,譬如剛在深圳上市的比亞迪的電動汽車E6,以行車100公里計,平均耗電量是21度左右。當然,既然要耗電,自然不免要燒煤碳。不過,路是一定要走的。以目前汽車的技術來看,不是用電力驅動,就得用汽油(按:乙醇燃料有利有弊,福特的氫汽車已停止開發)。同是走100公里,E6所耗用的能源,遠比用汽油的車為少,大約是四份之一左右。由於E6本身是零碳排放,雖然耗電令其「間接」成為「高碳」,但其大幅度減排二氧化碳的效果有科學數據支持,是無可置疑的!況且,日後太陽能及核電供應多了,使用這些不用燃燒礦物質來產生的電力作驅動,電動汽車更是「零碳排放」產品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電動汽車是否新能源汽車?

 


  電力本身不是新能源。但是用在汽車驅動上,卻是汽車的新能源,因為現時汽車廣泛性使用的是汽油。以新替舊,必然牽涉大量技術的研發—電池技術、义電技術、安全設施等等。這些研發,均需要大量的資源的配合,包括人才和資金,才可望砥礪有成。

 

  這樣一個對國家對地球均有利的項目,大家認為應否給予大力的扶助呢?

 

原刊於《資本壹週 CAPITAL WEEKLY  236期》      2010年5月21日出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股場琦手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