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3-13

一字記之曰「蠱」

  香港電視(簡稱港視)的風波,擾攘不已。

 

  香港電視的前身是城市電訊,創辦人是王維基。城電於1992年於美國及香港上市,初期業務是在香港及加拿大提供國際直撥電話(IDD)。當時,香港的固網電話由香港電訊(現時的電訊盈科)壟斷,城電以較便宜價錢推出IDD,在競爭激烈的本港電訊市場成功取得一席之地。

 

  其後,王維基更趁科網熱潮,推出「香港寬頻」品牌,利潤大增。並且憑著「出位」創意,以香港人的精明和勤奮打出一片天空。他的「出位」手法,包括出動直升機宣傳,以及在自己家中召開記者會,因而被業界冠以「電訊魔童」及「殺價超人」的稱號。

 

  城電在2009年年底向香港政府申請免費電視服務牌照,並於2010年8月成立媒體製作;2012年2月成立電視部。同年4月售出該公司一切原有服務套現,集中資源發展電視業務。2012年12月宣佈新電視台名為「香港電視」。港視所宣揚的理念,是開創一個香港人的電視台;以新聲音開大智慧;以新思維創大時代。雖未獲免費電視牌照,但港視已是擺出了高姿態,秣兵厲馬,胸有成竹,志在必得。

 

  也許是人算不如天算,又或者是陰溝裏也會翻船,「電訊魔童」萬料不到美夢成空,香港政府於2013年10月15日宣佈,向有線及電盈發出免費電視牌照,但3個申請中投資最大、準備最充足的港視卻不獲發牌,原因何在,似是頗為耐人尋味。此事結果引發了持續數星期的抗議,接連幾次超過十萬港人上街遊行和集會,連演藝界和政界人士也力挺港視。

 

  港視已於今年1月6日就此事提出司法覆核申請,並於1月10日獲高等法院接納。另一方面,港視又「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因為在去年年底,港視又峰迴路轉,宣布以1.57億元收購中移動旗下的營運流動電視綜合傳送者牌照、頻譜和基礎設施,港視因而「借殼翻生」。有評論猜測此一高買低賣的交易,背後另有政治涵義,可能是中央出手了結此場風波,平息民意。

 

  港視的流動電視本來準備於2014年7月1日開播。想不到通訊辦以《廣播條例》作殺手鐧,指出如果本港超過 5,000 個指明處所組成的觀眾同時接收流動電視,必須事前取得免費電視牌照。如此變生肘腋,似是想置魔童於死地,難以超生,同時也駁斥了中央出手救魔童的說法,因為中央出手,特區政府一定唯命是從,不會將魔童趕絕。

 

  整件事頗不尋常。我想起了宋代邵康節批今年甲午年起的十年,是一字記之曰「蠱」,以蠱卦形容世運。甚麼是「蠱」?古人說「蠱」是器皿受到蟲害,「蠱」是有可疑之處,「蠱」是有惑疾。「蠱」又可以是一種操縱毒蟲,並以咒詛害人的巫術,稱為巫蠱。施用巫蠱又叫下蠱、放蠱、蠱惑。後來「蠱惑」引申為迷惑人心,粵語再引申成狡猾的意思,「整蠱」在粵語也有戲弄的意思。

 

  《易經》的蠱卦是山下有風,這種風是陰風,從山上(象徵在上者)吹向山下,蹂躝了山下的花草樹木,而山上又欠缺調節,草木更易腐化。再看如今的港視風波,魔童的遭遇十足是廣東人說的「大整蠱」,究竟下蠱的是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講述被情緒困擾真實個案,情緒病最終如何走出低谷?► 即睇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