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3-07

公報私仇

  朋友說︰「我第一次見他,已經知道他不喜歡我。現在他又怎會放過這個能把我裁掉的機會?」朋友在外資公司工作,外派至歐洲開拓新業務。其間公司委任了新的歐洲主管,朋友和新主管不咬弦。最近,他給裁掉了。

 

  「我做的每一個項目他都說不好,不是設計不好,便是說明不清,總之他對我就是滿腦子偏見。」朋友是加拿大人,烈性子。他認為新主管是外行,不熟悉所做的產品特性,卻又意見多多,而且管理手法太拘於小節,令朋友感到不耐煩。加上新主管是法國人,做事慢條斯理,但執拗偏頗,於是兩個人的矛盾日深。

 

  朋友說︰「我不和他講話,見面也不打招呼,只是用電郵溝通。」我說︰「這怎麼行?」「有甚麼不行?」

 

  表面看真的沒有甚麼大不了,像我們公司內也經常有截然不同的意見,以及勢成水火的同事,但只要大家依足規矩,按照程序去做便是,大家不同枱吃飯、不一起聊天並不會影響彼此的合作。

 

  可是,朋友和他上司因性格不夾,而演變成互不理睬、各走各路,那便大有問題了。試問有哪個上司會容忍下屬明目張膽的和自己對?

 

  意見相左是正常,但只可止於公事,絕不可意氣用事,take it personal。朋友的語氣清楚表達了他對上司不滿的情感中,夾雜了太多個人恩怨,所以今次他給公司裁掉,便認為是上司公報私仇,是因為上司對自己的偏見所造成。

 

  或許朋友的分析是對的。不過,人與人的相處是一門藝術,有很深的學問,若能摒除偏見,或許一切也會好過一些,工作也方便一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大校政風波續發酵,蔡若蓮指若大學無法良好管治當局可收回撥款,你認為政府介入會否影響院校自主?► 立即投票

更多辦公室政治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