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5-10-28

巨災債券風險不高,反而收益高

  姊妹們,我一向推崇的三合一退休方案中,第一組資產是年金,第二組是優質高息股或物業,而第三組則是一籃子低風險的定息工具,包括債券、外幣、股票掛鈎票據、派息基金,以及一些儲蓄保險產品等等等。

 

  近期我替一位長輩策劃退休時面對一個問題,在第三組的一籃子低風險定息工具中,隨著這幾年利息低企,要找一些「有肉食」的定息工具實在不容易。

 

  近期一隻概念獨特的新股中國再保險(01508,下稱中再保)上市,當我翻閱該公司的招股書時,發現原來它們是有發行「巨災債券」的。

 

  姊妹們,不要被「巨災」這兩個字嚇怕,以為風險很高,相反,其實這些「巨災債券」的風險不太高,跟大家買一些公司債券的風險相若。但回報率卻比同一個風險級別的公司債券高出3-4%。我認為,如果這類債券能夠普及的話,投資者就真的可以多一個選擇了。

 

  投資這類「巨災債券」,完全沒有市場風險,因為它跟投資市場的上落完全沒有關係,基本上是「睇天做人」,如果沒有天災,那就到期收回本金和定期收利息。但萬一真的發生百年一遇的天災,那就會有影響了。

 

  不過,大家不用擔心,萬一買了「巨災債券」,又碰巧遇上「巨災」,也不會損失所有本金的,只不過,有可能收不到利息,又或者在本金上有少許損失而已,因為債券會訂明發生甚麼「觸發事件」,以及損失程度達到甚麼水平時才會影響派息,以至影響本金等等!

 

  簡單來說,保險公司或者再保險公司為了分散風險,會將部分承保風險轉移給一些獨立第三方,然後由這些第三方作為發起人,向投資者發行針對某一類災難「巨災債券」,並將發債所籌集的資金,存放在託管人那裏。

 

  一般來說,這筆資金會用來買入一些低風險的工具,連同保險公司或再保險公司所付的保費,這些獨立機構便可以向債券持有人支付利息。萬一發生指定的巨災時,這些機構就可以用部分資金作為賠付。

 

  今年7月,中再保在國際資本市場成功發行了一批針對內地地震的巨災債券。為了讓姊妹們多瞭解一下「巨災債券」的風險,以下是中再保的招股書中,就內地發生大地震的損失預計:「萬一內地發生百年一遇的地震,預計損失大約2.6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萬一發生250年一遇的大地震,預計損失會高達45.84億元。」

 

  只可惜,雖然「巨災債券」在投資市場已經出現了大約20年,但始終以機構投資者為銷售對象,一般小投資者很少參與。但我相信,這些較為創新的金融產品,在可見的將來,也會向小投資者推銷的。當然,當日後大家真的可以參與時,也要瞭解有關細節和風險才投資呀!

 

  作者電郵:tong_lydia223@yahoo.com.au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女子愛財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