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6/05/2024

香港不應為他人作嫁衣裳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湯文亮

    湯文亮

    在澳門出生、長大的湯文亮,1969年中學畢業後來港入讀浸會書院,一年後遠赴加拿大求學,1976年回港,與胞姊廖湯慧靄女士及胞弟湯子亮先生合組公司,後來演變成「紀惠集團」,2018年初更上了福布斯榜(香港區),排行第25。湯博士經常在網上及報章發表文章,網上點擊率超過20億人次,湯博士已經寫了九本著作,包括紅極一時「細價樓爆煲論」。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頒發了「榮譽大學院士」給湯博士,以彰顯其傑出的企業家精神及領袖才能。

    樓市亮話

    本欄每周三更新

  有兩年前轉去新加坡工作的投行老友回流,理由是賺錢愈來愈少,而新加坡生活水平又愈來愈高,賺埋都唔夠使,所以回流香港搵真銀,不過亦有一定難度,以往的客已經跟了其他人,甚至跟了自己以前下屬。自己回流容易,要客戶回流是很艱難。
 
  其實我對老友去新加坡唔多滿意,因為他並不是淨身出戶,而是將在香港搵到的國內客戶帶去新加坡,只要新加坡方面拆帳高一些,投行家收入就會大幅上升,所以,不少投行家只顧眼前利益,將自己客戶帶去新加坡,但原來是自斷米路。在國內客戶如果嚟香港,已移居新加坡的投行家就不能招呼他們,惟有遙控下屬代勞,久而久之,客戶就歸下屬所有,甚至下屬會將個客帶去其他投行,令到移居新加坡的投行家收入大減,亦是他們回流的原因。本來這是一個極之不利新加坡的消息,但傳媒可以倒轉嚟寫。

 

近年有些香港的投行家轉到新加坡搵銀,但收入不升反跌。(Shutterstock)

 
  有傳媒表示,愈來愈多投行在新加坡設立總部,請更多人,原因是新加坡人工低香港四成。我覺得很奇怪,既然人工低,又點可以吸引到香港人去新加坡工作?更何況新加坡生活水平比香港高,又悶到發癲,人工比香港高四成就差不多。而投行家收入是與收入成正比,人工低過香港,主要原因是他們替公司搵少咗錢,這是一個極之不利新加坡的消息。點解變成好消息?真是令人費解。
 
  老實說,香港不應再為他人作嫁衣裳,有不少公司真正做嘢的人在香港,搵錢亦在香港,但總部設立在新加坡,收入就變成新加坡的,那些在新加坡的大佬根本唔使做就有非常好的收入。但不合理的事始終會變番合理,已經有銀行將香港同新加坡分開,以後在香港搵到的錢屬於香港,新加坡的歸新加坡,不能夠借艇割禾,在新加坡工作的香港人收入就會大幅減少。回流是可行的,但是否能夠適應香港節奏是另外一個問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