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趣味投資法
10/11/2023

香港上市公司派息迷思

#趣味投資法

  雖然我還有一些關於買賣碎股的策略想與各位分享,但有讀者希望我多寫一些選股技巧,而且時間亦到了11月,是3月年結的公司密集式公布中期業績的時間,可謂到了選股季節,故決定轉一轉話題,談一談股息。

 

 

 

  過往港交所從不討論派息政策,也沒有要求上市公司須有股息政策,只有少數較佳的上市公司願意說明派息政策。隨著時代變化,對於企業的管治要求提高,自 2010年起,上海及深圳開始要求低分紅的上市公司解釋派息低的原因,香港也開始緊貼潮流,認為上市公司應有一套派息政策。

 

  2019年,港交所修訂上市規則附錄十四內的《企業管治守則》,要求上市公司應制訂股息支付政策並在年報中披露,亦有逾90%上市公司遵守。在2020年底,港交所發布《有關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執行情況審閱事宜》,建議上市公司披露預期派息比率,但實際上,公布股息分派比例並非法規,故除了以下兩種強制情況,否則基本上只有少數公司願意明確披露派發股息比例。

 

  1)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在《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上訂明「須將不少於其經審計年度除稅後淨收入90%的金額分派予單位持有人作為股息。

 

  2)深圳及上海的上市公司需要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在章程上載明現金分紅,以及對需要低現金分紅的原因作出解釋,若3年未有分紅,或者累計現金分紅低於3年年均淨利潤30%,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士都不得減持股份。

 

  綜合以上的規則,對於大部分不受以上規則限制的上市公司,派息政策可能只是為應酬港交所,加大了派息的隨意性,更離譜的是,有些公司在章程甚至訂明在發展時期內不派息,就算營業額不斷下跌,釋放大量營運現金,導致手上持有大量淨現金,且沒有資金需求之下,也在股東會大言不慚地說公司仍在發展,大條道理不願意派息,對股東來說也是無可奈何。

 

  走筆至此,相信讀者已大概明白香港的上市公司派息與否,是出於管理層的自發性,除非法例規定,否則股息政策屬自願性質,亦可以隨意定義及更改,甚至可以說只是個「擺設」。說到底,還是要看公司及管理層的具體情況而定,所以「高息股」確實是得來不易,大家應該對願意派高息的上市公司多加讚賞!

29/12/2023

股票投資的策略及心態

#趣味投資法

老實說,以我多年汲取的教訓及經驗,不論年份、淡市或旺市,都有大升大跌的股份。我認為投資股票最重要是穩守突擊,有以下三點核心觀念:

 

1)保持健康的現金流:

a.努力工作及找尋適當的投資機會,並進行高額儲蓄,盡快增大個人投資本金,使「永久收息本金」增加;

b.多留意其他公司基本面,購買前景穩定且長期派息的高息股作長期持有之用。

這兩項策略以盡快壯大自己實力,實現類工資型的收入,從而獲得財務自由。把重心放在投資上,有機會加快賺錢的速度。

 

2)定期出售暴漲的股份,購入周期處於低位,並低位橫行的股份:這部分屬於不斷檢視的部分。如果感到股價處於高水平,並脫離基本因素的話,就應該換馬,繼而增加「永久收息本金」。至於股價孰高孰低,最重要還是要先培養自己的對股市「鈍感力」,不要過分去閱讀股價,以免進行錯誤交易。

 

3)不斷留意市場上能夠投機的機會,並小注購入:在空餘的時間,應該將部分精力花在研究上。盡量多看、多留意市場上的種種機會,並進行數據重組及分析,找出市場極少機會出現錯價的平貨,或者是值得投機的機會。把小注資金所賺取的利潤轉化為「永久收息本金」,從而壯大自身被動收入實力。

 

在這三個大原則之下,其實在長期來說,在股市投資其實很難不成功。

 

不過,更重要的是有平和的心態,以及有空閒時間才能培養出來。在進行買賣時,不要有資金及情緒上的壓力,並盡量保持對訊息及資源的飢渴,從而找出投資機會。養成好心態之後,只需要重視股價的表現及趨勢,無需理會別人的看法。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