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01/01/2015

逃亡埃及途中聖家歇息

逃亡埃及途中聖家歇息

Le Repos de la Sainte Famille pendant la fuite en Egypte 

布油畫:1.58米x2.25米 成於:1628年

畫家:真蒂萊斯基 Orazio Gentileschi (1563-1639)

現展藏於羅浮宮德農館一樓大畫廊廳

  自文藝復興以來,這題材許多畫家都喜歡採用。傳說耶穌出生不久,當時羅馬帝國中的猶太國王黑格德,(有譯作希律),因怕預言「有初生嬰兒會一日當猶太國王」,故下令將兩歲以下的初生孩子全殺,斬草除根,聖家唯有逃跑避難。在新約聖經四部福音中,只有瑪竇(馬太)福音在第二章提過此事;當三王來朝後,上主的天使托夢顯於若瑟說:「起來,帶著聖嬰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去,住在那裏,直到我再通知你,因為黑落德即將尋找這嬰兒,要把他殺掉。」若瑟便起來,是夜帶了嬰孩和他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留在那裏,直到黑落德死去。這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我從埃及召回了我的兒子。」

 

  聖經中許多故事在漫長的中世紀文化中,深深浸透西方人的精神界,成為他們的符號。天主教有意識地將新約的事件去對應舊約的先知預言,目的是表示,耶穌就是舊約中所等待的救世主。現代俗世文化為主流,對這些故事,許多人都感到陌生,覺得為甚麼許多畫所採取的主題老是脫不開宗教故事。其實,在十九世纪前,宗教是深入人心的文化符號,許多科學家都有宗教信仰,牛頓就是個明顕的例子。

 

  這幅畫是為英皇查里一世製作的。查里一世(1600-1649),1625-49年是大不烈顛及愛爾蘭王,這畫是1628年訂製的。查里一世無法與國會相處,奉行「君王神授」那一套中世纪帝王觀,搞獨裁,終被斬頭死;當時的新舊教鬥爭非常激烈,英國雖已自立教會 ,但他的立場明顕偏舊教(天主教),許多矛盾滙集起來,激發內戰,終被判「叛國罪」處死。克林威爾(Oliver Cromwell)當護國公,政體為共和國。

母與子

若瑟正在歇息

  畫面的構圖用橫直線。聖母正在喂奶水,她的直上身和左腿伸長弄成的比例很穩定。聖嬰與聖母成三角形,又是穩定。若瑟臥睡,歇息,很人性。投向外界空間,長方形,橫線,整幅畫很有規律地逐步呈現。畫家不用多餘的風景,怕分散我們對聖家三口的注意力。

 

天氣不大好

  畫功細緻,但有點刻意,缺乏點生氣及力度。

 

  畫家真蒂萊斯基生於意大利比薩,曾跟Caravagio大師學藝,畫風偏向溫柔寫實,善用冷光線,光暗的對比方法來自Caravagio,但缺乏後者的解放及力度。畫史一般把他放入後期矯飾主義畫家中。Mannerism,矯飾主義帶有「做作」的貶意。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你是否支持?「火車頭」問題未有規管,你接唔接受?► 立即投票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You May Also Like
#Art & Culture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