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6-25

A股的迷信與巧合

  內地A股經歷七年一劫,只跌了區區八個交易日,由於是暴跌,有如瘋牛倒地不起,已跌走了許多股民的信心,信心不足,要歸咎於股民視股市如賭場,抱着賭博心態進場。中國經濟需要一個具可持續性的牛市,短期而言,股市暢旺可帶動財富效應刺激消費內需,貢獻GDP;長遠看,繁榮的股市可引導融資需求從銀行分流,可改變融資結構,有利新興產業發展,從而輔助產業升級轉型,經濟結構調整。企業透過股本融資減輕負債率,亦有助去槓桿,從而提升資產價值。

 

  這一次深度調整跟2007年炒得火熱時有許多巧合之處,除了同樣是跌至60天平均綫即出現V形反彈,更不約而同在下午2時出現奇迹。本輪不同之處,是地方國企資產還未證券化,牛市不可能就此完蛋,就算不向外資賣大包,也不可能要自家社保基金高位接貨吧,熟悉國情的內地朋友坦言,待所有地方國有企業資產完成證券化才擔心見頂吧!

 

  2007年的翻版豈止於走勢形態,更雷同的是賭仔同樣姓賴,且炒得六親不認,端午節淪為端午「劫」,紀念屈原跳水;父親節亦淪為「付清節」,還有極盡黑色幽默的大迷信現象:以後炒股票時段,不能讓子女叫你爹爹,諧音「跌跌」;不能叫爸爸,諧音「爬爬」;不能叫父親,讀音似「負清」;更不能叫Daddy,讀音似「跌低」,應該大聲叫Father,「發達」也!

 

轉載自: 晴報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留給囝囝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