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7-15

救市等於托市?

  純粹揣測,內地救市由最初的互相推卸,到積極又創新的救市攻略,反映穩定股市已經成為最高決策層的指令性任務。聖旨難違,且要做到最好、最有效、最精采,明顯貫徹由下而上的政績文化。本來寂寂無聞、不見經傳的市場持份者,總會存在機會主義者的成分,在一個備受國際矚目的政策傳遞下達後,形成上層救市,下層抽水,一個或者是動機中性的政策劇本,最後被一批「演員」演得古靈精怪。

 

  如果一個原意是要穩定市場的決策,被執行至成為一個股市必升的運動,恐怕連內地投資者、最熱衷炒賣的一群有實力大媽們都會無所適從。試想,我今日大手買入某隻大盤股,博撈底反彈,幾日後我全線沽出,如果稍為令股份又有異動,登上頭條、當上評論焦點,我都會感到怕怕。我同樣會怕,今日是一個反造空、托股價的運動,明日假若來一個反泡沫大行動,屆時大手買現貨、買期指,亦隨時會被冠以「惡意造多」的罪名。

 

  愈想得多,愈相信,托市運動稍為降溫之後,內地操盤手將會更多大舉移師香江,港股成交或者未必會因為中國受災而受太大影響。

 

  能否如此予取予攜,除了端視證監會會否如現時般只管捉大老虎放過更令人感到討厭的蒼蠅外,還看幕後大老闆是否如內地般「闊佬」,最重要是,香港股市可供應的炒作題材不及內地多。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留給囝囝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