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6-03

可以傷卻不可以輸

  「過氣」新聞從業員、主播,離開工作崗位後拿形象開玩笑,考驗受眾承受能力,前人嘲笑同行後輩要有市場,也要拜近年新聞主播形象跟從前有所落差所賜;批評者雖明顯對事不對人,惹起坊間不少爭議和討論。

 

  說實在,身邊認識不少新聞(包括港聞、財經、娛樂新聞)同業與過氣及現役主播朋友,早已在茶餘飯後討論過有關現象了,今番有前同業敢冒槍打出頭鳥之險,指正現象,只是把行內私底下的討論浮面而已。

 

  有份擺前主播上枱、消耗主播剩餘形象公信力的始作俑者、兼既得利益者,覺得完全冇問題,因為觀眾有分辨能力,亦有拉觀眾落水之嫌,究竟是否所有觀眾都覺得冇問題,可圈可點。身為老闆所背負的先天利益衝突,難免削弱了說服力。

 

  正如繼「頒獎禮」後短短不足半年在「台慶」翻炒同類二次創作,幽默感卻差了一大截,蹺唔怕舊,最緊要受,搞局者是聰明人,怎會不曉得當晚節目出了事,從家中宅男也忍無可忍轉台睇女神那套《殭》那一刻,就知有人「呃Like」呃出禍。

 

  即使眼見台下買票進場觀眾,面對甩漏、dead air、冗長節目仍笑得出,笑才值回票價,笑才代表同場共鳴感,但去到盲從為笑而笑,就有點令人擔心。正如為撑而撑的背後,多少有種可以受傷卻不可以輸的好勝心驅使,反躬自省能力,明顯是新世代更急需建立的另一門技能。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留給囝囝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