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9-05

港交所的低門檻新產品

  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資金推動大市,新盤滿堂紅,市場出現資產荒,好「息」之徒四出流竄,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被模糊化,總之所謂新常態,更似是變態。何解如是看?許多股票從基本面看難有價值,如內銀,中期業績實難令市場安心?惟五至六厘的派息率,已令資金追捧。匯豐亦儼然變身公用股,單是靠回購、靠派高息或維持相對較高派息比率招徠,已為多少機構投資者解決了資金出路的問題。深港通漸行漸近,政策保溫之外,中郵儲IPO,內銀紛紛站起來,重上1倍市帳率護航。

 

  傳統投資者買股票收息的同時,不少亦已懂得為組合進行對沖。雖說香港在區內表現較落後,港元資產又成對沖人民幣貶值的最理想恩物,港股第四季具備向上誘因,但淡友亦要防被殺個措手不及。

 

  港交所作為港股唯一終端交易平台,市場觸角應最敏銳,顧及零售投資者需要,以相對較低的按金及交易所費用進場小試牛刀,把進場門檻降低,當然,投資者亦須為即將開通的深港通做好準備,迎接新一批喜愛以小博大的投資客,近年場內不少大成交權證,皆出自內地客手筆。期權策略向來較個股與期指容易管理成本與風險,善用之,必有助於提升投資成績,今天隆重登場的小型H股指數(MCH)期權,最低消費也只幾千蚊,是時候學懂如何靈活運用,成為更全能的投資人。

 

轉載自: 晴報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留給囝囝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