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3-04-01

《黑紙》班底新搞作 100毛創作革命

 

1、黑紙成熟時

 

  4年前,訪問陳強、林日曦及阿Bu打破傳統創辦僅得一張紙的《黑紙》雜誌,售價1元。4年後的今日,眼前的三人成熟了不少,並擴充業務推出100毛。

 

 

  當初出版《黑紙》,他們當作是聯誼,做一個喜歡做的習作,但難以生存,需要兼做製作、拍片、MV及廣告等工作。他們想有更加穩定的收入,做自己鍾意做的事,於是從《黑紙》變出《100毛》。

 

2、有關100毛的數字

 

籌備時間:去年10月至今年3月

 

初稿次數:印了4次,不滿意便扔掉

 

員工數目:8至10名

 

創刊銷量:約70%至80%印量

 

售賣價錢:10元,即100毛

 

每期稿量:100條短稿,每條約200字

 

YouTube宣傳片:每條不超過2.5分鐘

 

 

3、睇四仔不同拍拖

 

  明明全本雜誌都是短文,每篇約200字,那為何選擇以印刷形式出版而不以網上雜誌面世?陳強雙手拿著《100毛》自白,「出版印刷的雜誌與網上雜誌是兩樣嘢,雖然都是寫好短的文稿,大約200字一則,但是《100毛》的出現,最好的出現方法就是印在紙上,不是在網上,就好似歌曲最理想出現的地方是舞台,並不是CD。

 

  買一本雜誌,硬係有嘢揸住會開心啲,俾10蚊去買,會更加珍惜,覺得值得去儲。感覺好似睇『四仔』一樣,睇完不會覺得跟片中的女仔有任何關係,但拍拖不同,即使無任何性,也真實地感覺到對方,會更加珍惜。如果是免費順手得來的雜誌,轉頭就扔,這是人的心理。」

 

4 、100條稿剛剛好

 

  對於傳統雜誌記者來說,每篇稿不是千言萬語便是以幾十頁的重量級作為賣點,但《100毛》則逆其道而行,追求精簡。「時代不同了,以前的確很流行冗長的文章,以前的世界係無咁多娛樂,但依家世界真係多了好多娛樂,有很多其他東西要做。無錯,以前結婚就一世,而家可能拍拖拍到啱先結婚。」

 

 

5、外判廣告專心創作

 

  無論是話題,表達的手法及寫文的風格,均是針對40歲以下的Young Adult。

 

  外判雜誌的廣告工作,三人專心創作,提高雜誌質素,「只要有好質素的內容,廣告自然會嚟,就能夠生存。」

 

6、以圖象先行

 

  近日在Facebook不停有網民轉載第二期的「70後 Vs 80後 Vs 90後」的圖表,對於工作態度,七十後是「熱愛工作」,八十後是「拒絕OT」,九十後是「拒絕工作」,但三代的兒童節目主持人均是譚玉瑛,看到這裏讀者都不禁會心微笑,引發一點共鳴。創刊號亦藉星爺周星馳的人際關係為發揮題材,炮製了一個圖表,把身邊的朋友分類,充分反映現時年輕人對朋友的價值觀。

 

  《100毛》一切以圖象行先,「如果圖像唔好,連自己都唔想睇,人的構造的確是這樣,記憶中的成長片段都是由畫面串連而成,而不是文字。以前科技無咁先進,雜誌排版頂唔住咁多Graphic,但依家科技進步咗,更多Graphic更加適合人去睇。」

 

 

7、好100毛風格

 

  《100毛》的出現,做法跟本港傳統雜誌可算是離經叛道,追求的就是新鮮感,「每期都有新鮮感,今期有的欄,下一期不一定有,其實全香港都想要新鮮感。想給予讀者一個活潑的形象。」

 

  一般雜誌都流行出示撰文記者的名字(Byline),但《100毛》全本雜誌均沒有Byline,正正是要統一風格,「《100毛》就是一個風格,我們5個人寫稿,互相修改。我們好希望將來有人會講,呢篇文風格『好100毛啊』!」

 

每周一蹺

 

創蹺人:陳強、林日曦及阿Bu

 

創蹺時間:2013年3月

 

成效:

  ‧創刊號賣出七成至八成印量

  ‧成為城中熱話

  ‧網民在Facebook轉載

 

致勝關鍵:

  ‧著重以圖象設計表達內容,捉緊城中時事、文化及政治話題

  ‧每周刊出100條短文,方便讀者容易消化

  ‧外判廣告工作,專心文字創作

 

  轉載自《iMONEY 智富雜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商會議「最佳信息商」白金獎► 了解詳情

更多創業兵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