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3-10-28

「兩全其美」生意經:出租藝術品 年回報6%

  Jon Reade在藝術品巿場打滾超過16年,由西方走到東方。他最先在英國開設專門買賣英國畫作的畫廊,2002年到澳洲加入一間藝術品投資公司任巿場專家,3年前來香港創立AFG(Art Futures Group),再次開展自己的生意,買賣的卻是中國當代藝術,更引入出租藝術品,成為本地新興服務。出租藝術品誠然冷門,但這個邊緣巿場既解決投資者在賣出藝術品前的存放問題,又能賺取每年6%回報,另一邊廂有人不想花巨額,卻能「擁有」藝術品,只需付出畫價一成的租金。

 

 

  Jon Reade來香港成立公司買賣藝術品,他形容自己來得合時,他笑說不想自誇有眼光,事實是他憑著多年經驗,早看到世界藝術拍賣巿場的重心,已經由歐洲轉移到亞洲,尤其是中國。

 

 

  根據一直研究藝術品拍賣巿場走勢的AMMA(全名為Art Market Monitor of Artron)指出,單是去年,世界藝術拍賣交易額達122億美元(約930億港元),其中有超過40%、即大約51億美元(約388億港元)是來自中國。香港靠近中國,而且有免稅交易等的優勢,隨著中國在藝術品巿場冒起,香港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藝術品拍賣巿場。

 

 

  買藝術品,不一定愛藝術,Jon說得坦白:「這跟買物業相似,一是投資,一是自用。買藝術品,同樣有兩類人。有人愛好藝術品,買來自己收藏、欣賞;另一類人純粹是投資,他們對藝術有沒有太大興趣,他們只對賺錢有興趣。」他指出,他公司有25%客人屬於藝術愛好者,其餘多是投資客。

 

滿足投資客的需要

 

 

  Jon有幾了解這班投資客?從他選取藝術作品可見一斑。他的焦點,放在中國當代藝術家身上,但不是新晉或當紅的「藍籌」的一群,而是在發展中、即我們稱為當紮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由1萬至10萬美元不等(約7.8萬至78萬港元)。跟買股票道理一樣,要賺錢當然不買最高價的,而是買剛起步、前景被看好的。

 

 

   他解釋當投資者買入藝術品後,需要找地方存放,等候時機轉售出去,「等候下一個買家的這段時間很被動,我們提供藝術品出租服務,可以解決存放問題,同時亦可賺取利潤。」Jon說,另一邊廂,巿場上亦有需求,有人不想花巨資,卻想「擁有」藝術品,出租藝術品可兩全其美。雖然出租藝術品在歐美十分普遍,但Jon的公司於2011年在香港推出這項服務時,當時本地未有公司做過,一年半後有其他公司也推出同類服務。

 

只出租給私人公司

 

 

  現時投資客只要透過Jon的公司買入藝術品,就可透過他的公司出租該藝術品,出租價規定為買入藝術品價格的9%至10%,並以年租計算,6%是投資客的回報,其餘為給予AFG的服務費。Jon指他們出租最貴的一幅畫價值80萬港元,按10%計算每年租金8萬元,投資客收6% 、即48,000元,而最低租金一幅價值80,000港元,年租8,000元。現時該公司有400位客人加入計劃,其中有150位客人的藝術品成功出租,「一般來說,色彩鮮艷及有想像性的畫作較多人承租。」Jon說。

 

 

  為保障出租藝術品的「安全」,Jon指出,他們只會把藝術品出租給私人公司,例如律師樓、會計師樓、廣告公司及公關公司,通常他們把藝術品掛在會議室,公眾人流多的地方如酒店、會所等一概免問。此外,他們又為每幅畫買保險,受保時間由離開畫家的畫室開始,並且從運送到存放,都聘用專業公司處理。

 

每周一蹺 

引入人:Jon Reade,AFG創辦人 

引入年份︰2011年

 

致勝關鍵:

  ‧吸引投資者存放藝術品,同時年賺6%回報

  ‧滿足不想花巨資卻「擁有」藝術品的需求

  ‧提供買畫及出租計劃一條龍服務,吸引投資客

 

成效:

  ‧吸引400位客人加入出租計劃,其中150位客人的藝術品成功出租

 

  轉載自《iMONEY 智富雜誌》。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更多創業兵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