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5-07-29

80後尖子棄商投文 築寫作平台

  一人寫一篇故事,冀最終滙集成書。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抬頭,兩名80後商科尖子棄投行及分析師「筍工」,本著一份愛「金庸」的心,聯手築夢,建立集體小說創作網站Penana,更推手機應用程式,令用戶可隨時移動創作;他們形容互聯網的出現,為小說作家打開世界大門:「現在正是最適合寫作的時代!」

 

80後宋啟鋒(左)及王德賢(右)皆是大學經濟系畢業生,卻對文學、電影情有獨鍾,初創不做科技發明,反回歸原始,推集體小說創作平台Penana,打造網上文藝社區。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就一輩子不會做了。」現年25歲的宋啟鋒(Kevin)及王德賢(Coen),是香港大學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簡稱UC Berkeley)經濟系畢業生,卻對文學、電影情有獨鍾,笑言經濟學是從科學角度看人性,文學則以感性角度切入:「兩者其實很相似!」

 

組隊寫小說 活躍用戶2千

 

  在金融業吃香的香港,兩人獲前途無限的聘書,Kevin加入投資銀行、Coen則成為財務分析師,然而,兩人卻不甘一生為人打工,毅然辭職,變成初創企業家,自學程式編碼,冀帶動本地文學創作風氣,重振書寫力量。

 

  Kevin最愛金庸武俠小說,提及網頁上有外國人以英文書寫劍客對戰場面,不禁眉飛色舞。在美國讀書的Coen則愛好英文小說、電影,兩人偶爾亦會創作故事。

 

  適逢共享經濟抬頭,兩人遂成立集體小說創作網站Penana,鼓勵網民組隊寫作,以5人為上限,接龍式續寫故事,或擔當編輯、校對,甚至只負責拋出簡單意念,由另一名作者承繼,將想法撰寫成洋洋萬字的章回小說:「取名為Penana,皆因所有創作都由一枝筆開始!」他們希望平台更大眾化,易被記住,故以-nana結尾。

 

可用App創作 將增iOS版

 

針對港人愛低頭、機不離手的生活習慣,Penana推出手機App,冀打破創作必須「坐定定」的界限,令用戶隨時隨地可於地鐵內寫兩句,「掌上創作」手機小說。

 

  Penana成立一年以來,已累積2,000名活躍用戶,最多產的作者上傳近40個故事,幾乎每天更新。針對港人愛低頭、機不離手的生活習慣,Penana推出手機App,冀打破創作必須「坐定定」的界限,令用戶隨時隨地可於地鐵內寫兩句,「掌上創作」手機小說,同時乘移動上網之大勢,擴大用戶數量,發展網上文藝社區。Android版手機App已上架3個月,未來數周將加推iOS版。

 

獲得2015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後,Penana的人氣與日俱增,現時活躍用戶達2000名,下一步計劃走進校園,成為老師的趣味教學工具。

 

  獲2015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後,Penana的人氣與日俱增,野心更大,盼可成為全球都使用的寫作平台。Kevin及Coen不認同香港是文化沙漠,認為港人的創意、愛文字的程度,絕不亞於其他地方:「我們用口語,亦用書面語,創作空間反而更多,雅俗共賞。」以《紅van》為例,就充滿本土元素,完全「Made in Hong Kong」。他們認為,香港只是缺少一個集中平台,令文藝愛好者互相交流,故網站加入大量社交元素,可以追蹤、讚好、留言及分享:「更多人樂意看,自然更多人樂意寫。」

 

冀尋出版社合作 協助出書

 

  平台創作人來自五湖四海,有賭場荷官,撰文描寫人生百態;亦有抑鬱症患者分享康復心路歷程,更有不少以英文為母語的外國作家。Penana現時靠申請創業基金營運,計劃採取熱門作者部分作品收費的訂閱模式,未來將尋求出版社合作,助平台作者圓「出書」夢。

 

  「中國內地、新加坡、台灣等地的初創生態旺盛,香港不能怠慢,不可再單以金融業為主導,必須建立新的經濟支柱。」在香港走文藝路線,有可能被諷為「偽文青」,兩人拋棄出路廣、工作穩定的金融職位,只因他們深信文字有價:「何妨做一回傻瓜?」

 

Source: HKET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創業兵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