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5-08-28Text: MonPhoto: Dennis

【從網絡小說到熱銷200萬冊】 80後作家九夜茴的青春寫作夢

青春=無悔+堅持

 

 

  眼前這位八十後女生,由寂寂無名的網絡作家,到現在內地無人不曉的青春作家代表,初衷很純粹。「這個時代甚麼也比以前快,快得想記錄下來。就像一群鳥兒飛過天空,我只想停下來記錄牠們的模樣。」

 

  7歳就開始寫作,她形容自己是會說故事的女孩,對這世界泛著一顆好奇心,有自己想表達的事物,所以文思滔滔不絕湧出,指引她寫出一個又一個故事。

 

  2005年,九夜茴仍在讀企管碩士,開始在內地知名的網站上載連載小說《弟弟,再愛我一次》(或稱《花開半夏》),動機無他,就是想寫出來給大家看。這故事對她而言只是青春的記錄,但由上載一刻起,就逐漸變成別人的共同回憶。她首次在網站刊登的小說風行一時,點擊次數達25萬,成為網站排行榜的首位。

 

  反而令她竄紅的《匆匆那年》,在剛出版時卻並不順利。2006年流行盜墓與穿越小說,青春文學並無市場,九夜茴與菜鳥編輯跌跌碰碰,花了兩年時間磨合才將小說付梓。

 

 

  小說描寫了一個80後男孩陳尋回憶及反思自己與女朋友方茴的愛情,是關於逝去青春的回憶。青春小說往往給予讀者的印象,是唯美,但卻是執著、瘋狂、不現實。「現實不現實,每個人的觀感不一樣,但於我而言,人生不應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取悅自己。我想,讓自己開心、青春無悔才最重要。」

 

  眼前這位八十後的年青作家,總強調著自己對青春有種執著,執著對她而言,是付諸行動,享受當下的意思,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喜歡寫作,每分每秒享受寫作帶來的快樂,認真專注的對待每篇作品。」這種堅持從筆尖流露出來,也成為《匆匆那年》暢銷的原因之一。

 

  除了堅持,九夜茴認為是「共鳴」令她有了一批擁躉者,「就像我跟你坐在咖啡廳聊天,不經意說出一些話來,觸動到你。你可能會因此想起某年遇過的人事物。」她更指出,可能就因為角色性格、經歷和情節與大家經歷過的事情相似,才能夠揪住讀者的心。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創業兵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