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7-08

北京爭取「宜居城市榜」上更上層樓

 

  2009年初,當時北京的房地產價格經過金融風暴衝擊後升幅仍算可以接受,幾個香港朋友專程來到北京的市郊購入幾個別墅區的單位作投資,他們選擇順義的原因一方面是當時購入單位的樓價相對香港仍然便宜一半以上,投資回報不錯;另方面如果將來單位不再出租轉為自住,亦選擇不在城裏四環之內而選擇郊外居住,原因是在香港的「石屎森林」下生活已經處於高噪音高污染的環境,一旦可以選擇都希望找個真正城外少噪音少污染的宜居之地。
 
到底北京有多適合居住?
 
  經濟學人(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在今年初對全球140個城市的政治穩定、醫療保健、文化與環境、教育、基礎設施等5大類30個指標進行調查,溫哥華以總分98分居首,成為全球的宜居城市首位;其中中國參予調查的8個城市都躋進了前100名,天津是第72、蘇州第74、北京只是第76位。 
 
  而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上周公布內地環境宜居城市的監測指標,31個省會城市及五個單列城市做評價,福州最適宜居住,而南京則是生態最佳城市,至於北京獲評的分數由於都不太高,發布上都沒有甚麼被提及。
 
  回頭看2005年公布的「中國宜居城市榜」中,當年上海名列首位,大連、北京分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同時早在2004年北京市政府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已提出北京未來15年的發展目標確定為「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不過經過接近6年的城市發展加上奧運會的投入,北京的城市化不停加速,交通網絡亦不斷擴張,可惜從多個調查都顯示,北京爭取在宜居城市榜上更上層樓,但似乎這條路的難度亦是超出預期。
 
  跟一些老北京聊天,他們都十分感慨北京的居住環境沒有因為過去多年的大興土木而愈來愈好,離他們心中的宜居城市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包括生態環境沒有明顯改善,近年在植樹防沙等改善生態環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每年的春天沙塵暴把天空染成橙色情景仍然記憶猶新。至於交通問題就不用多提,每天堵車已成為北京市民生活一部分,宜居城市的交通應要以低碳的大型運輸軌道交通比如地鐵、輕軌為重點。
  
北京十年後人口數目如北韓
 
  北京有關的部門預測到了2020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長規模將嚴重超過預期,可能達到2100萬常住人口,已經超出了北京人口控制在1800萬以內的目標人口數量,人口相當於北韓一個國家。上海、深圳的流動人口就業比例比北京為高,大部分流動人口參與經濟發展,但北京不斷增長的常住人口則更多的非就業人口,例如學齡兒童、養老等,因此常住人口的急速增長將成為政府未來施政的一大負擔。
 
  因此學者都作出建議,既然無法真正限制人口,那麼解決北京發展的必要途徑就是發展區域經濟,使北京和周邊地區形成聯動,以北京首都及第三產業優勢,帶動周邊區域,擴散經濟影響力,以疏散人口密度及減輕資源負擔為目的。北京的居民,包括我們這批外來定居的都非常期望政府改善環境及交通設施可以按步落實,使北京在全世界及中國宜居城市榜上逐步慢慢爬升。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京城札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