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6-05-05

在央視評論天然氣價格下調趨勢

  筆者本周接受央視新聞(CCTV News)及央視證券專訪,對五月份的金融市場進行分析。內地宏觀數據看似平穩,但是若干前瞻性數據(如採購經理人指數)反映出未來內地經濟依然需要面臨不少挑戰,而工業及製造業同樣的困難依然存在,當中筆者對天然氣産業下游的化工産業一直關注。

 

  無獨有偶,數家上市企業在近期也談論了天然氣價格的下調趨勢。參考博大匯今早報告,玖源化工昨晚宣佈了企業於5月4日收到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通知,其位於四川省廣安市之化工工廠之天然氣價格下調至每立方米人民幣1.516 元,由5月1日起生效,較去年同期的天然氣價格每立方米人民幣2.35 元下調約35%。天然氣乃相關工廠生産甲醇之主要原材料及其設計天然氣年使用量爲6.5 億立方米,站在化工産業的立場去看,這明顯有助産業整體盈利能力的改善。

 

  那麽站在天然氣企業的立場去看,情況又如何?參考「博大匯」早前的報告,浙江省物價局近日下發通知,把非居民門站價格從RMB2.29/cm 降低到RMB2.19/cm,下浮不限。同時,把非居民終端銷售價格限制不得高RMB3.4/cm。通知4月20日開始生效。

 

  參考企業描述,目前爲止,有7個省份最近有下發過對於天然氣相關的文件,都是圍繞儘快按照2015年11月發改委下調天然氣門站價(RMB0.7/cm)順價的事上,並沒有提及會仿效浙江省調低管輸價格和終端用戶價格。所以有上市的燃氣企業認爲市場之前擔憂浙江省的做法會引起牽頭作用是不必要的。上述提到的7個省份包括四川,重慶,廣東,江蘇,青海和貴州等。

 

  相關企業表示,由於浙江省的天然氣管輸業務是由省政府(浙江省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擁有,所以省政府可以有能力去指導價格。但是其他省份的情況並不一樣。情況是這樣嗎?筆者明白天然氣價格下調雖然有利下游化工産業,不過對天然氣産業而言,則是另外一回事。相關企業提出的理據有參考性,但是單憑因爲其他省份沒有擁有中游管輸業務所以不會進行像浙江省一樣調價的說法還是值得商榷的。像浙江省的例子,在中游管輸業務上有控制權頂多是可以減輕因爲調低終端用戶價格而對城市燃氣公司的衝擊(即一邊也調低門站價格以降低城市燃氣公司的成本),但地方物價局本來舊有調節終端用戶價格的職分和權力。此次浙江省的調價原意是爲了減輕用氣企業的成本負擔,所以也不排除其他省份爲了扶持地方工商企業以至提振地方經濟而調低非居民終端用戶價格。

 

  觀察近期上市化工企業的公告,天然氣價格下調的趨勢已經形成,後續還需要密切關注下調的範圍及幅度回購持續擴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中環人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