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8-09

如何看待奧運醜聞

  今屆的倫敦奧運,中國選手捲入兩宗醜聞。一宗是16歲女泳選手葉詩文奪得兩面金牌,打破了女子400米混合泳的世界紀錄和200米混合泳的奧運會紀錄,卻捲入禁藥疑雲﹔另一宗是女子羽毛球雙打選手,其中一對中國羽毛球明星搭檔輸給非種子南韓選手,被指控「消極比賽」。

 

  先說葉詩文事件。她最令人震驚的表現,在於其400米混合泳決賽最後100自由泳的速度,最後50米成績比男子400米混合泳金牌得主、美國人羅切特(Ryan Lochte)還要快0.17秒。


  然而隨著葉詩文的奪金,一些西方媒體繼而出現慣性的質疑之聲。英國BBC直播游泳賽事的主持人克萊爾˙巴爾汀(Claire Balding)女士賽後即表示:「一個人突然能游出比自己最好成績快出很多的成績,這該有多少懷疑吧?」﹔而美國游泳教練約翰˙萊昂納多(Jone Leonard)在葉詩文400米混合泳奪冠後,也聲稱「葉詩文是在藥物的幫助下游出此項成績,可以和男選手一起比賽」。

 

  不是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嗎﹖這種指控須有真憑實據,否則便存有兩種歧視,一是種族歧視,二是性別歧視。結果葉詩文通過了藥檢,證明是清白的。國際泳聯隨即發表聲明,指葉詩文的禁藥疑雲沒有事實依據。然而儘管已有權威機構證實葉詩文的清白,萊昂納多仍堅稱葉詩文的表現「異常」。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甚至認為,目前的檢測結果不足以證明葉詩文未服用禁藥,很可能是現有檢測儀器和技術手段不夠先進云云。西方人對中國選手的偏見以至負面評論到此一地步,實屬可悲。

 

  再看羽毛球雙打選手的「消極比賽」醜聞。甚麼是「消極比賽」﹖這是指為了避開提前與本方隊友在淘汰賽相遇,而選擇在小組賽故意輸球,從而創造有利條件。而在今屆倫敦奧運會羽毛球比賽,有八名選手因「消極比賽」而被取消參賽資格,其中一對是中國隊女雙打選手于洋/王曉理,她們對南韓組合的鄭景銀/金荷娜,在場上的表現,既缺乏鬥志,更沒有求勝欲,擊球不是下網,就是出界,本是奧運級別的對決,水準卻還不如業餘選手。由於失誤頻頻,比賽時體育館內噓聲四起。

 

  于洋/王曉理的「消極比賽」,在於中國另外一對組合田卿/趙芸蕾,早前在另一小組賽最後一輪意外輸給一對丹麥組合,只能以小組第二名出線,因此一旦于洋/王曉理在自己的小組以頭名出線八強,兩對中國組合就將被分在一個半區,提前在半決賽相遇,會妨礙中國奪得更多金牌。雖然誰都不願意在八強和強勢組合交手,然而未能竭盡全力去贏得比賽的勝利,顯然有違體育精神,也失去奧運的意義。

 

  事實上,所謂體育就是競爭。如果失去了求勝心,則比賽也沒意思,所以絕不容許運動員有「消極比賽」的惡劣行為。韓國教練已指出,消極比賽是中國選手開的先河,南韓選手只是戰略性地效法,雖然不少南韓網民加以駁斥,謂即使中國羽毛球代表隊有過失,南韓選手也無必要跟隨,然而始作俑者始終是中國選手,身為中國人也為此而感到汗顏。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