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4-05

張國榮現象的解構

  張國榮逝世10年,人們仍在懷念,其「粉絲」人數不斷增加,他死後的殊榮,遠勝他生前受人愛戴。演藝界人士,死後能享有張國榮般的「神級地位」,只有兩個,一個是任劍輝,另一個是李小龍。

 

  李小龍的名聲是世界級的,張國榮在西方雖然也受關注,例如他死時的2003年,英國的曼徹斯特、澳大利亞的墨爾本、美國的洛杉磯,都分別為他舉辦紀念影展。其後陸續多年,荷蘭的鹿特丹、美國的紐約和芝加哥、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和多倫多、瑞士的紐察圖、法國巴黎以至奧地利的維也納,都有過這類影展。但洋人認識的張國榮,基本上是個出色演員,而中港台三地眼中的張國榮,則是歌影視三棲的偶像。

 

  以香港為例,2009年的最後一天,香港電台公布「迎2010,香港人最愛香港的理由」,選票結果,排第1位是「有張國榮」,緊跟其後的3位才是「美食天堂」、「交通方便」和「購物天堂」。至於「有李小龍」這個理由,竟是名列第83。也許香港人心知肚明,李小龍生於美國舊金山,雖然年少時在香港生活,但19歲時已去美國升學,他的成就與美國有段因緣,30歲時才回流香港主演《唐山大兄》。張國榮則不同,他是在香港土生土長,以香港人一向覺得自己身份模糊和文化缺失,而「香港有張國榮」,這個榮耀讓香港人找到香港人的身份和文化認同。

 

  與張國榮同期揚名的第一代偶像歌手,有所謂「譚張梅陳」(即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陳百強),譚詠麟仍然在世,暫且不說,但梅艷芳、陳百強同是英年早逝,何故死後聲名不及張國榮﹖

 

  以陳百強為例,他比張國榮年輕兩歲(1958年出生),但比張國榮早死10年(1993年自殺),而從1993至2003年這10年的最大變化,是電腦革命。1993年才剛有93視窗,而2003的互聯網已異常普及。在生時,陳百強與張國榮有很多共同點(例如同是處女座,感情細膩以及處事認真),且互有千秋,但死後的陳百強,互聯網才起步,沒有「後陳百強現象」,而死後的張國榮,因為有了互聯網,出現了「後張國榮現象」,簡稱「後榮現象」。

 

  張國榮死時的轟動,隨著互聯網的傳播,像滾雪球那樣愈滾愈大。互聯網把空間和時間壓縮,一如張國榮與黃耀明合唱的那首歌《這麼遠,那麼近》,讓死後的張國榮仍然活生生地活在大家眼前。「後榮現象」湧現了大批「後榮迷」,他們與在生時張國榮毫無接觸,對張國榮的認識也是一知半解,但張國榮一生的獨特性,正好滿足了他們探討的好奇心和想像的空間。

 

  再說,張國榮死於2003年4 月1 日,比他早死半年的羅文(死於2002年10月18日),以及比他遲死8個月的梅艷芳(死於2003年12月30日),三人都可說是死於同一時期,歌藝也不相伯仲,何故張國榮會更加令人念念不忘﹖原因也許在於,羅文和梅艷芳的一生評價已有定案,都是一代歌手,獨是張國榮的死因成謎,他讓人看到的僅是其公開示眾一面,其私生活諱莫如深,內心世界更難揣測,在他身上披上一層神秘薄紗,散發著永恒的魅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內地再增8個自由行城市,餐飲業倡設大灣區身份證,以便利更多人來港消費,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