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8-18

相由心生,相隨心轉

  中國相術的原理,在於古人認為,人命稟於天,因而凡人的一切外在表徵,都含有關涉到不同命運的深層意蘊,只要把握規律,也就可以探測出其中的命運資訊。相術的具體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人的形體外貌、精神氣質、舉止情態等方面的特徵來測定,以判斷一個人的稟性及其一生的命運吉凶。

 

  中國相術可說是古代的生命符號學,近於今日的心理分析。最早的看相記錄,據明朝相術大師袁柳莊說:「繫相人之有術兮,肇東周之叔服」。叔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相士。據《左傳》記載,魯文公元年春天,周天子派內史叔服前往魯國參加葬禮,公孫敖請叔服給他的兩個兒子阿穀和阿難看相。叔服說:「穀也食子,難也收子。穀也豐下,必有後於魯國。」意思是說,阿穀可以祭祀供養父親,而阿難將會安葬父親,不過阿穀的地閣(即下頷)豐滿,晚年運氣很好,子孫興旺。

 

  從面部的下頷,推測其晚年運氣,這是中國相學的經驗歸納,即所謂「下巴兜兜,晚境無憂」,但並不能說出一個所以然來。像這類經驗歸納的警句很多,例如看人眉眼,有所謂眉頭帶箭、感情迷亂﹔眉毛參差,兄弟情差﹔眉粗色又黑,膽小好色又怕妻。若是看眼,有所謂眼神流露,非奸即盜﹔顴橫眼凸,兇惡之人。若是看鼻,有所謂鼻頭有肉,內心無毒﹔鼻有三彎,其人必奸﹔鼻似鷹嘴,啄人心髓。至於看嘴看唇,則是口唇有粒珠,爭吵不認輸﹔掀唇露齦,與謀必洩等等。

 

  當然,反對相術的大有人在,早在戰國時代的荀子,曾寫《非相》篇否定相術,認為:「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全是無稽之談。他主張衡量一個人的標準,要看其心術是否正。相貌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亦即不能以貌取人。

 

  荀子的說法不無道理,但他的舉例則欠說服力。他說,桀、紂身高而貌美,應該是天下傑出人才,但是他倆壞事做盡,身死而國亡﹔孔子相貌甚醜,周公身材像一株枯樹,皋陶臉色像剝去皮的瓜,禹走路像跳屍,堯舜有三個瞳仁。他以為看相是看美醜,自是不值一哂。

 

  相術是經驗總結,可作參考,卻非絕對,因為相貌也可轉變。佛說:「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這是典出《妙色王因緣經》﹔另外,唐朝義淨大師翻譯的《無常經》,也有佛說:「世事無相,相由心生」之說。當然,佛學所說的「相」,有更廣泛的意義,一般而言是指事物的表現形式,與「性」相對,「性」一般指事物本質。《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說的是世上景象,不過光影;愛恨情仇,都是妄念。

 

  如今一般說相由心生,相隨心轉,是就面相而言,若想面貌改變,最重要還是修心,心好便是相好。相是福德,福德愈大,其相應該很好。其實相貌無非是內心的反應,一個人的個性、心思與作為,可以通過面部特徵表現,而這裏的「相」不是指一時相貌的改變,而必須從長期角度去理解。成語所謂「慈眉善目」,應是長期修心養德而成,懂得這個道理之後,就能善巧地用心改變一己相貌了。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10項短期控煙措施,你是否支持?「火車頭」問題未有規管,你接唔接受?► 立即投票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