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12-01

雙英爭特首,名牌效應有用嗎?

  香港二零一二年特首選舉,將於明年三月廿五日舉行,候選人必須取得在十二月十一日選出的一千二百名選委當中的一百五十個選委提名,並在只有一人或二人參選情況下,取得過半數,即超過六百票才能當選。如今唐英年及梁振英已分別宣布正式參選。

 

  從兩人站台的及支持者的情況看,唐英年猛人盡出,有財經界星級陣容撐場。先是有前財爺梁錦松、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態挺唐,繼而有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及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等現身,甚至演藝界笑匠周星馳,也加入挺唐大軍,形成眾星拱照。

 

  至於梁振英,一向積極備選,部署細密,雖然最初民意調查落後於唐,且曾有被指稱是中共地下黨員疑雲,令恐共人士戒心,但經過努力澄清,以及在不同論壇上表現較唐優勝,因而在多個民意調查後來居上。但自唐突然更換公關團隊後,連環出招,發揮名牌效應,一時聲勢大振。

 

  相比之下,梁振英不打名牌,其競選口號是「齊心一意撐香港」、「由心出發、穩中求變」,力銷自己由基層出身,逐步爬升的「香港故事」,其支持者中,安排了橫跨不同界別人士,包括政界人士如前布政司鍾逸傑,文化界如失明女作家汪明恩、教育界如梁的中學歷史教師Peter Yeung,甚至梁振英留學英國時的補習學生陳國榮也出動﹔其他如淘大業主葉興國及多名房屋界人士。梁的金融班底,是屬於學術界的科大商學院院長鄭國漢,最重量級的人士僅得著名工業家蔣震及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

 

  名牌效應對競選特首有用嗎﹖如果這是一人一票直選,則香港如今貧富懸殊,港人普遍存有仇富心結,有這麼多財經猛人挺唐,反而不利,不及得基層牌更為實惠。但另一方面,如今的特首選舉,是由一千二百名選委組成的選舉團選出,估計他們大部份屬建制派,都會看中央意願投票。未來特首是唐還是梁,其實問題不大,畢竟他們兩人都是建制派,分別都有建制派人士支持,例如建制派元老、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康民就表示,梁振英因訪京獲得中央點頭,才會角逐特首一職。

 

  但不見得中央操控特首人選,或特首由中央「欽點」,相信中央也有其人民內部的矛盾,也許習近平與李克強對特首人選已存有分歧,但中央不管哪一派,其共識必然是穩住香港,未來特首必須搞好香港與內地關係,要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經濟上要有突破,打造新的盈利來源以及處理好利益集團與民生關係。從這個角度看,手握經濟命脈的財閥,對特首之戰所發揮的名牌效應,畢竟對中央和選委的意向有其作用,但也不保證必勝。七百萬市民的民意,他們又怎會悍然不顧﹖他們相信會在經濟效益和民意之間權衡輕重。

 

  現時選委角力的形勢微妙,要待十二月十一日選委會選舉結束,選委所屬的陣營浮現,特首選情才會明朗化。但無論如何,梁振英欠缺名牌效應,他必須在民意支持上穩操勝券,才有機會跑出。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論盡中港台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