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4-18

大數據,微數據

  近年最多人談論的商業議題,相信大數據會是其中之一。很多互聯網公司的成功,都是建基於大數據。在亞馬遜買書,它會提醒你有其他幾本書可能也適合你。用Google去搜尋,才打了兩個字,你想搜尋的東西便出現在熒幕上。Facebook估計你會認識哪些人,然後提供一些名單給你。

 

  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台灣首富王永慶已經知道大數據的重要性。那時候他只是一個米舖的小商人,他為新顧客送米的時候,會細心記錄這家人的米缸容量,並且問明家裏有多少人吃飯,他們的飯量是多少,並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一次買米的時間,一一寫在記事簿上。

 

  到了差不多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顧客的家裏。這樣窩心的服務,自然獲得顧客的讚賞,而且每當想買米的時候,便有專人把米送上,顧客要轉用其他米舖的機會自然大減。

 

  王永慶的故事說明了幾點。第一、只要收集有用的數據,即使數據不大,效用也可以很大;第二、市場數據不離消費者,以人為本,代入消費者的角色,才能收集到關鍵性的數據;第三,數據要能轉化成有用的資訊,變成有助決策的智慧,才是有用的數據。

 

轉載自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廣告有晴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