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5-27

五花八門,香港假日

  上周五,佛誕節公眾假日,跟朋友過深圳大吃大喝兼K歌,突然接到北京朋友的電話,聽聞我在休假,而且是在休「佛誕」,很是感慨了一番,大讚在香港工作真幸福,佛祖誕辰都可以成為休假的理由。這也難怪,仔細想一想,香港的節假日確實很有特色。
 
   記得某報紙曾做過一份調查:問年收入在30萬港幣以下的打工仔,一年中最喜歡的日子是甚麼。結果有近五成人選擇了節假日,只有不到四成人選擇了升職加薪日。如此看來,在初級打工仔眼裏,節假日的重要性甚至高過升職加薪。
 
  調查顯示,打工仔對「節假日」還有進一步的區分:「節假日」可分為「節日」和「假日」,其中「假日」的重要性又遠大於「節日」。一個「有名無假」的「節日」,實在是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打工仔們所鍾情的,惟有「假日」!就好像周圍朋友常常說的:「過甚麽節不重要,放甚麽假才重要」,「有假放的節日才是好節日」。
 
   說到假日,想起了柯德莉夏萍主演的《羅馬假日》,就好像港式茶餐廳之於意式餐館般,香港假日也許不像羅馬假日那麼浪漫矜貴,但勝在五花八門,種類夠多。有趣的是這些假日聽上去完全不相干,但在香港這個中西文化交匯之地也和諧地融為一體了。除了傳統的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之外,還有純洋味的耶穌受難日、復活節、耶誕節,更有本地特色的七一回歸紀念日,跟內地相同的則是五一勞動節和十一國慶節了(雖然港府不會人為製造「黃金周」),另外還有東方宗教味十足的佛誕節了。這林林總總十餘種假日,既包含鮮明的民族情節,也包含清晰地宗教脈絡,更包含豐富的歷史淵源,實在是可供玩味一番。
 
  更有一類特殊假日,就是「看老天臉色」的颱風假和黑雨假。這兩種假日一般在夏秋天出現,當颱風來臨,天文台掛起八號風球;或暴雨來臨,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的時候,一般打工仔就不需要返工了!但是這一天也別想消停,要時刻盯住電視上的訊號變化,一但信號減弱,要隨時準備返回公司。
 
  內地假日的種類很少,而且清明,端午這種民族傳統節日還是近一兩年才加入的。大家最熟悉的要算「五一」和「十一」了,不僅有假期,還是一個「黃金周」。這樣確實有利於刺激內需,但也間接造成了各個旅遊景點和酒店在這些「發水假期」中人氣和價格雙暴漲。
 
  香港的假日從年頭到年尾,基本每個月都會一兩天,給人驚喜。閒時拿起辦公桌上的日曆一頁一頁往後翻,每看到一個紅色數字就偷笑著雀躍一番,然後查看周圍是否有周末相連。如果沒有,又要掰著指頭算算還剩餘幾天可憐年假,而這些年假又是否足夠把這個假日跟最近的周末連接起來。不過這種短小假日,也間接使人們出遊時間相對自由,不會同一時間擠佔太多社會資源,導致大家都在休假,卻都休不好假。這一點,看看「黃金周」人山人海的內地同胞購物團就知道了,絕對讓人望而卻步,寧願宅在家裏。
 
  其實,關於休假這件事,為「怎麼休」煩惱比「沒有的休」幸福得多,這正是絕對意義上的,實質大於表象。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羅湖橋兩邊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