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6-03

香港會是下一個巴塞爾嗎?

   朋友有兩張香港國際藝術節的贈票,聽說價格不菲,其中更是有我喜歡的日本流行畫家奈良美智和她著名的大頭娃娃系列,於是當日更是不顧香港的雷暴警報,興沖沖地奔赴灣仔會展中心。雖然展覽已進入倒數第二天,館內還是人潮湧動,無論是潮人、攝影師、參展商、媒體人、收藏家, 還是市民,大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欣賞一件件獨具匠心的藝術作品。

 

  從2008年開始,香港國際藝術展已連續舉辦三屆,憑藉過去兩年的優秀表現,已成功躍升成為全球藝壇盛事之一。今年吸引了二十九個國家,一百五十五間頂級畫廊參展,較以往規模更大。甚至有媒體稱,這裏可能成為亞洲的巴塞爾。

 

  展區中除了大約十個左右香港本地的藝術家,其他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和畫廊。穿梭在風格各異的畫廊之間,偶爾俯身去看一眼旁邊的小標籤,不禁還是感歎,太貴啦!真可謂價值連城:今年藝展的作品售價最低也要1000美元,最高的是一件絲網版畫,預定價則高達1200萬美元,實在讓人有些驚歎。


  香港對進口藝術作品不設任何關稅及銷售稅,成為創意文化通往中國內地、日本及韓國等地的重要門戶,也迅速發展為亞洲區域的藝術重鎮,蘇富比、佳得士拍賣會也屢次刷新拍賣紀錄。

 

  雖然香港貼著「文化沙漠」的沉甸甸標籤,但作為中西文化交匯點,香港還是有她得天獨厚的優勢的。這也令一眾文化發燒友興奮不已,幾乎每個月都有文化盛事,永遠不寂寞。如每年三月香港國際電影節,五月法國文化節、七月香港書展、動漫展等等。還有,建設中的西九龍文化區,規劃中的中環三角文化區,都令人十分期待。

 

  近年也越來越多內地遊客前來參與香港的文化節,交流不斷。大家也都紛紛看好內地的購買力。前一陣,香港國際藝術節更是特地在北京、上海和廣州舉行記者會做宣傳,吸引內地的買家和入門收藏家。看來中國內地這個巨大的市場,真讓人不容小覷。

 

  於我來說,能近距離欣賞一下自己喜歡的作品,感受一下新科技,開開眼界,就是最好的體驗和收穫。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羅湖橋兩邊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