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8-27

是通脹還是通縮?


  環球股市繼續在沒有主調的情況下升升跌跌,資金的避險情緒稍稍升溫,美國的國庫券孳息曲線平坦,十年期和三十年期的債息依然在低位徘徊。從債息的走勢看,投資者似乎預計經濟陷入通縮的機會在未來兩季大增。


  上星期筆者出席了一個電視節目,內容是談論現時的經濟環境到底是通脹、通縮還是滯脹。數據顯示美國的GDP增長在上半年為3﹒2%,而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增幅為1﹒2%,增幅雖然小,但沒有跌進負數的範圍,歐洲的GDP增長為1﹒7%,而CPI的幅度亦差不多。英國的CPI增幅為3﹒2%,GDP的增長僅為1﹒6%,英國的通脹壓力是歐美之冠。日本的GDP增長似有若無,而CPI則為負0﹒7%,日本的通縮情況最為明顯。


  中國上半年GDP增長為11%,最新的CPI數字為3﹒3%,中國的經濟增長最為驕人,既不是通縮,也不是滯脹,通脹的表現還是可以的。香港的GDP受惠於中國良好的勢頭,CPI為2﹒8%,看來不錯。不過,歐美的失業率皆高企於雙位數字的邊緣,受薪階級的壓力不輕,感受應似滯脹多一些。香港的存款利息接近零,普遍的工資增長只有低單位數,而各項服務和食品的價格升幅頗大,我們面對的似乎也是滯脹。


  環球經濟是通縮,生活環境是滯脹,金融資產和物價是通脹,情況確是複雜。未來的經濟走向究竟是擺向那一個方向,而各類資產的表現也會大相逕庭,最有效的投資策略應是兩手準備。自年初以來,債券的回報跑嬴歐美的主要股票市場,甚至我們一直極力推祟的中國和香港股票市場,今年餘下來的時間,債券仍然是穩健而回報不俗的投資項目。不過,大家要留心的是歐洲個別國家的主權風險依然存在,一些新興市場的公司債券的潛在風險也較難掌握,投資者將資金購入單一債券的信貸違約風險是很難對沖的,買入一些有良好信譽和往績記錄的債券基金較為可取,因為可分散和減少信貸違約所帶來的潛在損失。

 

  債券防通縮,那麼甚麼資產項目可能對抗通脹呢?買房地產、買股票可行嗎?影響這些資產價格的因素除了自身的,還有宏觀的經濟問題,需要更多的分析和考慮。大家想要一個簡單和直接的辦法,黃金似乎是不錯的選擇。未來通脹的源頭應該是全球各大國所實行的極度寬鬆貨幣政策所致,針對這個貨幣現象,黃金應是私人和中央銀行吸納的對象。金價在本周曾一度跌至1210美元的水平,很快便上升至1240美元,趁低買入的策略確實有效,最主要的原因是今時今日要為自己的資產買一份保險,不管是衰退還是通脹,黃金都是三甲之選。

 

 

免責聲明:
以上文章純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之用,本文件所載之意見並不作為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恒生」)向任何人士推介買賣本文內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亦不應被視為要約或游說買賣本文內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恒生對本文之任何資料或意見之準確性並無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之申述或保證。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價格可升可跌,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表現的指引,投資前應細閱有關投資產品之銷售文件及風險披露聲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