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9-03

北京堵車,香港地價創新高

  本周二(31日)下午從香港國際機場出發到北京,抵埗時已7時許,車子由機場到西城區金融街一般需時40分鐘。離開機場的高速公路段沒多久便遇到堵車,車子緩慢行駛,到達三環內的道路上,前方的車輛看似沒有盡頭,到達酒店已是9時,司機說今天的狀況還不算很壞,基本上在北京市內是天天堵車。


  筆者有一個習慣,可能是跟本身的職業有關,當我公幹或旅遊時,會很留意其他城市的交通情況,包括公路的質量,汽車的流量和其型號,以及車身的潔淨度等等,以幫助分析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狀況。

 

  北京是一年總有機會到訪兩次以上的城市,我的感覺是規劃愈來愈國際化,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堵車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應該是道路的建設落後於車子增加的數量,去年內地銷售汽車超過1000萬輛,今年上半年整體汽車銷售量雖然滑落了,沒有預期那麼好,但全年總銷量保持在1000萬輛以上是可以的。回想起北京的堵車景象,內地經濟發展的深度是不可看輕的。


  那天晚上在查看黑莓手機內的電郵時,知道九龍塘的土地拍賣創出了九龍半島的新高,平均每呎地價超越16000元,樓宇落成後最少估價是22000/平方呎,很多人可能覺得貴,甚至離譜,但發展商的反應是不貴,物有所值。我在想北京的堵車現象和香港樓市的發展,跟最近環球市場的表現大相逕庭,反差真的很大。情況有如一個太極圖,一邊黑、一邊白。歐美的發達國家在衰退的邊緣掙扎,中國和新興市場國家卻在為壓抑泡沫而煩惱。


  內地在年初已推出緊縮的貨幣政策和打壓樓市投機抄賣的情況,未來一段時間也不會放鬆壓抑樓市的手段,政府的意願和市場內的流動資金仍在角力。新加坡政府這星期也推出了第2套房的收緊按揭成數的指引和要求10%現金作為首期的一部分,因為新加坡市民可動用中央公積金的一部分作為置業用途。似乎亞洲區內高增長的經濟體都正在做同一件事情,成功與否仍是沒有答案。

 

  巧合的是香港接連加強壓抑樓市的措施,發展商投地的反應更加積極,更加進取,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總會跟樓市沾上邊,除了沒有置業的市民抱怨外,我聽到聲音多是詢問現階段買樓可以嗎?

 

   香港的樓市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基本上反映了本港的土地政策、資金流向、人民幣國際化、聯繫匯率制度、投資取向和置業需求等,如果以貨幣供應的角度看,樓價高處未算高。科大的雷鼎鳴教授在本周一(30日)的信報發表了一篇關於香港樓市的文章,大家可以參考。

 

 

 

免責聲明:
以上文章純為作者個人意見僅供參考之用,本文件所載之意見並不作為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恒生」)向任何人士推介買賣本文內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亦不應被視為要約或游說買賣本文內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恒生對本文之任何資料或意見之準確性並無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之申述或保證。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價格可升可跌,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表現的指引,投資前應細閱有關投資產品之銷售文件及風險披露聲明。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