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6-22

又到QE終結時

  6月不是一個好的月份,壞消息接踵而至,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先有希臘債務違約風險不斷上升,希臘的兩年期債券孳息曾升破30%,希臘賴債不還的機會率高達75%以上,歐盟和IMF拖拖拉拉的爭論拯救方案,令市場極度不安。最後,希臘國會終於在昨天通過了對現任政府的信任動議,讓希臘很大機會得到歐盟發放的援助金,解決了短期內違約的風險。


  希臘的問題得到緩解,不代表歐洲債務危機得到解決,它仍然會陰魂不散的繼續打擊投資者的信心。此外,6月份亦爆出了內地很多民企的帳目是假的,這些企業在海外上市的股票價格大幅下挫,人人自危,皆以為自己買到假貨。其實,在內地買到假貨的機會率相當高,大家應當小心,就算在金融海嘯中大發神威的John Paulson,也鬥不過內地的假貨,其屬下的對沖基金因入股做假帳的嘉漢林業,一次過輸了7億美元。

 

  中國的情況亦好不到那裏去,人民銀行再次調高了銀行存款準備金,至歷史新高21﹒5%,市場的資金供應緊絀,上海的短期同業拆息上升至7%以上,一些沒有資金的民企或地產商,要找信託公司來融資,這些信託公司不是香港所見的信託公司,其實是高利貸的財務公司,借錢的利率在20%以上。內地的金融市場受到高通脹和資金短缺的雙重打擊,市場氣氛很差。因此,最近很多分析員轉軚看經濟硬著陸。

 

  美國的情況怎樣呢?當然也不是好的,樓市和消費信心持續不振,通脹的壓力開始浮現,滯脹的趨勢愈來愈明顯。美國已經連續實施了QE和QE2,以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去刺激實體經濟的復甦,在接近3年的時間內,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從8000億美元暴升至3萬億美元,可是實體經濟的增長似有若無,原因是大量的資金仍然停留在金融系統內,沒有流入真實的經濟領域內。明顯的例子是美國大銀行的放貸沒有增長,反而利用充裕的資金買入政府債券或其他金融類資產。這些熱錢更流到全球的新興市場和商品市場裏去,製造了資產泡沫。

 

  現時大家對有否QE3的看法仍是分歧的,我的看法是不會有QE3,因為已證明了行不通。相反,QE3有很多負面影響,一是會造成更大的資產泡沫,一發不可收拾,二是令美元面臨崩潰的危機。以美國財金官員的聰明才智,這點是不難看懂的。

 

  美國的貨幣政策正由鬆入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