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1-06-30

反邏輯的升市及跌市

  自年初以來,香港及內地的股市不斷下試低點,相反,歐美的股市在債務危機和雙底衰退的陰影下卻表現堅挺,我早前預計內地及香港股市表現優於歐美是失敗了。錯了當然要找出原因,避免再次出錯及找尋新的方向,最近環球股市的走勢給了我一點啟示。


  個多月來吵待熱火朝天的,必然是希臘債務違約的問題,歐美的股市自6月初便拾級而下,我不用甚麼「大跌」或「恐慌性拋售」等字眼,因為真的感受不到。在希臘國會通過了第一輪緊縮公共開支的投票後,歐美的股市在最近幾天節節上升,距離年內的高點不是很遠,一切好像沒有發生過,雨過天青。儘管我不以為然,可市場的反應顯得相當正面。


  回頭看內地及香港的股市,卻像「彊屍光生辦喪禮」——死完又完。不管是歐洲債務問題,或是內地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問題。又或是內地不斷提升銀行存款準備金也好,內地及香港的股市都是一路下滑,表現差於歐美市場。


  怎麼會這樣呢?我想了又想,終於想出了一點端倪,原因是歐美及內地股市採用了不同的邏輯,歐美用的是加號,中國用的卻是減號,希臘的債務問題於2009年12月曝光,此後反反覆覆,始終沒有去除投資者的疑慮,即使歐洲央行和IMF已送出了7500億歐元的拯救歐債方案,可是希臘和其他南歐國家的財政問題一直惡化。現在希臘的(財政赤字)佔年度GDP約140%,葡萄牙和愛爾蘭接近100%。美國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加上經濟數據轉差,美國經濟陷入二次衰退探底的機會高唱入雲。歐美的底子很差,這是共識,任何有助解決燃眉之急的措施和方案,都被視為正面的加號。一個成績差劣的學生,如果作出了一點改善,老師都會覺得是很大的努力,讚賞一番。


  中國的情況是相反的,一個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如果成績下滑,老師認為是退步,或者不夠努力,這名學生得到的是負面的減號。中國今年的GDP目標是調低了,貨幣政策維持緊縮,跟著便出現了一些民企帳目造假,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出了問題等等,投資者的情緒被一波又一波負面消息影響。


  現今市場內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政策風險,主要的仍是美國和內地貨幣政策的對奕,美國不再推QE3,是美國貨幣政策由鬆入緊的前序,內地的貨幣政策會否從緊走向鬆一點呢?這是辨別市場走勢的一個大方向。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火速行動

更多財富非常道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