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7-12

每個父母心中都有一套教育子女的哲學

  在台灣到一舊同事家作客,聽他們夫婦和三歲的兒子交談,卻聽不明白,搞到一頭霧水。事緣他們用普通話溝通,可惜的是他們的普通話真的有點……


  舊同事給公司派來台灣,已有三年。一家大小同來,他怕兒子適應不了台灣學校用普通話上課,於是一家三口在家自行以國語溝通。


  我說這似乎有點本末倒置吧!


  他們兩夫婦都是香港人,來了台灣三年,在家竟然不說廣東話,而要說普通話,我反問他們如果明天給派回香港,兒子返到香港入讀幼稚園時,又怎和香港的同學老師溝通?


  他的論點是不想兒子在學校給人label說他不懂普通話,所以才這樣做。可是,他們的普通話充滿香港口音,他們為何不請老師教,學標準的普通話?


  他們說這樣可以促進親子關係,我愈聽愈不合邏輯。

  兒子學普通話,這樣兒子可以在家以廣東話和父母說話,又可以普通話和同學老師溝通,現在的情況肯定是兩頭不到岸,不湯不水。


  每個父母心中都有一套教育子女的哲學,不可逾越。很多父母都願意去聽別人的意見,卻很少會付諸實行。


  這也很正常,各取所需嘛!

  不過,究竟甚麼才是最重要?這卻不是容易解答的,因為這都是父母自己的出身、經驗、教育和理想各方面的影響下,沉澱出來的看法。


  我認為,找一個好的中文老師教女兒中文重要,否則到頭來累及女兒學不好中文,何者重要?


  正因為經常犯錯,我會不厭其煩的做「醜人」,提醒別人不要做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更多怪獸父母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