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8-23

搶在起線上的父母

  「她是CY的同學!」

 

  我們走出電梯大堂時,兩個女孩子,一大一小踏著單車由平台轉入來,玻璃門一扇開一扇關,我們要避開讓她們踏著單車先過。

 

  這時又剛有些搬運工人把一些家具雜物搬進來,她們見狀,發力快步的搶先在他們之前「踏」進了大堂。

 

  小女孩先「衝」入來,大的那個也跟進,由於她的單車較大,要避開那些搬運工人,要把單車作九十度轉彎,所以顯得有點狼狽。

 

  正在這一刻,我笑帶認真的問:「妳認為妳還可以踏多久?」

 

  她們已經在電梯大堂裏,踏著單車。電梯大堂地方小,根本不可以踏單車,但她們毫不理會其他住客的感受。

 

  女兒說那個小女孩是小侄女CY的同學。弟弟與我住在同一座大樓,小侄女CY和女兒在同一間國際學校就讀。

 

  女兒輕聲說:「CY說她已經不讀了,她的媽媽說我們那間國際學校的功課太淺,把她轉去了市區的名校了。」


  我回頭望著電梯大堂,兩個女孩子的媽媽原來也在,一樣的騎在單車上;三個人都騎在單車上,而且把單車都對準其中一個將要開門的電梯口。

 

  我停下來,等待事態的發展。

 

  比她們先來等候電梯的住客,都給她們的三輛單車擠到後面去了,當電梯門打開時,由於她們的單車正擋住走道,乘電梯下來的住客,唯有在她們三輛單車中間繞過,才可走出重圍。

 

  當電梯內最後一個人出來後,三個人三輛單車擠入了這部電梯……

 

  她們果然是個追求「快」的家族。

 

  入大門口要快,入電梯也要快,她們一家三口果然甚麼都要快!

 

  當然,她們快步走入大堂和電梯,是她們沒禮貌的表現,但凡事想快一點的心態,卻一脈相承。

 

  怪不得這個媽媽會嫌國際學校的功課太淺了,女兒學的東西不夠多。

 

  她女兒讀國際學校時,她已經買了許多英文和數學的補充練習做;到女兒讀到三年級,她發現學校沒規定學生背乘數表,她已下令女兒要一夜之內背得滾瓜爛熟。

 

  後來,她又發現學校是預留兩年時間讓學生學習乘數和除數時,她決定把女兒轉去傳統名校,認為學的內容深一些,對女兒有利。

 

  這裏面涉及父母不同的價值觀。學習是一個講求扎實、高度和深度的過程,但在現代人眼中,則變成一個速度比賽。

 

  甚麼都要快!我同事的兒子考入名校讀小一,暑假時便要返學校考分班試,然後老師跟她說:「妳的兒子成績不夠好,妳在暑假時先教他小一上學期的英文,我們九月開學便教小一下學期的英文啦!」

 

  同事面有難色時,老師說:「妳沒時間,是嗎?請補習老師啦!而且不要只請一個,中英數每一科各請一個,這裏課程很深,我們又教得很快,妳兒子一開始跟不上,便……」

 

  老師意會到講錯,便收口了。朋友聽得出老師的話,就是「一開始跟不上,便一世也跟不上了」。

 

  她心雖涼了一截,卻又不甘心,千辛萬苦,兒子才考入這所名校,怎可以放棄呢,況且人家的孩子如做得到,我的兒子為甚麼做不到?

 

  於是,小一還未開學,鬥快完成小一的比賽已經暗地裏開始,大家都搶在起線上。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大校政風波續發酵,蔡若蓮指若大學無法良好管治當局可收回撥款,你認為政府介入會否影響院校自主?► 立即投票

更多怪獸父母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