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7-28

兒子讀名校做專業人士 走一條父母走過的路

  

  「他怎會讀到書!平日那麼懶,甚麼也不做!」朋友談及他的兒子時,一臉不屑地說。

 

  他的兒子平時行為傻乎乎的,做功課或考試時,經常犯一些很不小心的錯誤。

 

  別人跟他說話時,他又總是心不在焉,言不及義,讓人以為他有點問題。

 

  怪不得他的爸媽認為他不是讀書的材料,甚至連大學也讀不上。

 

  先不說他的能力,以朋友的家庭背景,他們能夠提供給兒子的學習條件非常不錯,有自己的房間、電腦、讀國際學校、上不同形式的興趣班、參加遊學團、一年三次左右的家庭旅行,亦有足夠財力去供兒子前往海外大學讀書等,所以說他們的兒子讀不到大學是沒有理由的。

 

  因為他們擁有的學習條件,比大部分家庭都好,縱使兒子能力不夠,只要他們悉心栽培,不要過分壓逼兒子,相信要讀上大學並不困難。


  可是,他們每每用負面的語言去評論兒子,說他經常做功課也等於沒做,說他要考試了也不抓緊讀書,說他考試成績不濟,說他做甚麼也不行。


  我和他們見面不多,但對他兒子的認識,卻和他們有南轅北轍的看法。


  他默書考試成績是八十分左右,但犯的都是不小心的錯誤,例如串生字時寫錯了大小楷、忘記了寫句號;做數學題時忘記了寫量詞,又或者忘記了「問」答案……


  如果他小心一點,這些失去的分數,足以令他的成績由八十分提升到九十分。

 

  我亦發現了他有趣的另一面。

 

  「方Uncle,甚麼叫做般若?」

 

  因為他讀的音是「一般」的「般」和「若果」的「若」,所以我不明白,我叫他寫出來後,才知道他說的是佛家語,大智慧般若。

 

  他試過考我一些稀奇古怪的數學題,又試過問我甚麼叫遞減定律,他曾說過一句令我「刮目相看」的話:要在股票上賺錢,只要買入所有人都想買入的股票便是。

 

  或許他對這些東西都是一知半解,或許他只是有點好奇而已。

 

  可是,他有興趣和充滿好奇的課題,所涉及的層面似乎太廣泛了。

 

  他只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吧!

 

  朋友兩夫婦都是名校畢業,入了港大讀大學,是精英教育下的產品。

 

  他們所希望塑造的兒子,就是讀名校入港大,做專業人士……一條他們從那裏走來,並認為這是一條最安穩最合適的路,希望兒子和他們一樣。

 

  所以他們對兒子天馬行空的好奇心毫不欣賞,說他浪費時間,反而制止他,而且不斷強逼他讀英文彈鋼琴練朗誦……

 

  正因為他們希望兒子走一條他們走過的路,當兒子未能滿足他們的期望時,他們便事先張揚的把兒子的「缺點」說出來,去「洗脫」他們自己的責任。

 

  其實只要他們「承認」每個人都不同,做父母的是提供一個讓子女學習的平台,讓他們自由發揮,只要父母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子女自有成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更多怪獸父母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