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2-28

《雨果》大魔術師

  電影是「看」的藝術,觀眾透過感官接收的,雖是幻象,卻往往出人意料,難怪電影曾被視為魔術。

 

  馬田史高西斯執導的《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藉巴黎孤兒雨果尋找父親經歷,向觀眾展示上世紀初電影這新媒體發展歷程,由好奇、新鮮、熱情,再到飄零和寥落。

 

  戲迷或許未悉戲裏法國導演梅里耶斯事迹,但他在1902年拍成的《月球之旅》那火箭插著月亮眼睛的影像,仍有不少人沿用。

 

 

  他是特技和電影美學的先軀者,意念天馬行空,幻想力和創新性皆十分厲害。馬田史高西斯描寫晚年潦倒的梅里耶斯,處處流露惋惜敬重之情。梅是他心目中的大魔術師,與雨果「時鐘」之旅,一老一嫰,起著對照作用,都希望留下時代印記。

 

  電影由法國人發明,再由美國發揚光大。技術雖日新月異,可惜創意卻背道而馳。

 

  馬田史高西斯以最新3D技術,向百年電影致敬,亦道出了電影藝術最令人著迷的,正是意念!

 

  註:《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於奧斯卡獲得5項幕後的獎項。

 

電影預告片: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電影一線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