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3-05-03

區會改革共470席採442方案 直選減至2成 入閘須「三會」提名資格審查

重回行政主導 政府加強地區管治架構 區會不再審批撥款 民政專員任主席

 

  政府強調,「新區議會」將配合行政主導原則,區議會未來不再有管理及審批撥款職能,主席一職亦將由地區民政專員擔任,以便統整不同地區諮詢和服務架構;另會強化整體地區治理架構,設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及地區治理專組。

 

  有建制派認為,專員主持會議可避免政黨紛爭,但民主派擔心專員會偏幫政府部門。

 

  特首李家超昨提到,區議會要「去政治化」,體系要充分體現行政主導,未來區議會主席會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發揮領導和協調作用,以便區議會擔當配合政府角色,協助政府掌握地區脈搏,令政府能更有效地策劃地區服務。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亦明言,現時區議會的管理和審批撥款職能,將回歸政府,防止議員濫用有關權力。

 

政務司長主持地區治理領導委會

 

  政府亦會強化整體地區治理架構,加強在地區治理工作上的高層領導及統籌力度,包括成立由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領導地區治理整體策略、政策和措施;現由政務司副司長主持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將重新定位改名為「地區治理專組」,負責按領導委員會決定,統籌和指揮各政策局和部門的地區工作,亦取代原有「地方行政督導委員會」。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稱,委員會將在年中成立,成員包括相關政府部門,未來會確保區議會能及時回應市民訴求。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稱,由民政專員任主席可更好統籌區議會、三會及關愛隊,使其互相配合,產生協同效應,更有效服務市民;未來區議會不再設副主席一職。翻查資料,首屆區議會亦由民政專員擔任主席,直到1985年換屆才改由議員擔任,並增設副主席一職。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稱,由民政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可避免政黨紛爭,相信專員可與議員們通力合作,配合政府全面考慮地區規劃和行政。曾任南區區議會主席的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質疑,民政專員只是由政務主任空降,未必熟悉區內事務,更擔心他們偏袒與會政府代表,難以理解由其統領區議會是最好安排。

 

下一頁 引入履職監察制 議員酬津維持現水平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區議會 #提名 #基本法 #民選議席 #選區 #雙議席單票制 #資格審查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