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3-06-21

理大破解肺炎克雷伯菌發病機制 舊藥新用降超級細菌致命率

  【晴報專訊】世衞近期警告,「超級細菌」感染爆發或導致新冠疫情後下一波公共衞生災難,而據英國政府統計,抗生素耐藥性到2050年將殺死全球1,000萬人。理大研究團隊繼6年前發現「超級細菌」肺炎克雷伯菌的高毒力超耐藥新變異株後,最近成功破解其發病機理,並透過「舊藥新用」研發兩種具潛力的療法,有望降低感染「超級細菌」的死亡率。團隊指,用舊藥不需如新藥般經漫長開發和審批期,病人可盡快受惠。

 

陳聲(右)指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見於醫院,入院患者特別是長者易受感染。

 

  理大微生物學講座教授陳聲解釋,肺炎克雷伯菌能快速持續進化,主要分為高毒性和耐藥性兩大類,整體死亡率在本港達22%,但他領導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發現的新變異株CR-hvKP,除高毒力及超耐藥,其傳播性亦強,死亡率更高達100%;全球不少醫學專家將其列為「最迫切威脅人類健康」的隱患。

 

阿斯匹靈及愛滋藥 配抗生素抑毒性

 

  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破解CR-hvKP致病機制,確定病原體誘導病人身體激發不受控免疫細胞反應,觸發細胞激素風暴,並導致致命感染性休克的訊號途徑;透過小鼠實驗更發現,一直廣泛用於紓緩輕至中度疼痛和炎症、俗稱阿斯匹靈的乙醯水楊酸(ASA),有效抑制細胞激素風暴爆發,把感染者死亡率顯著降低;合併使用ASA和抗生素CAZ/AVI,更能完全根除CR-hvKP病原體。

 

  另研究團隊嘗試「舊藥新用」,在篩選逾萬個藥物組合後,發現把治療愛滋病病毒(HIV)感染的藥物「齊多夫定」(ZDV),配合抗生素「利福平」(RIF)口服使用,除不會產生生物毒性,更可顯著降低CR-hvKP的毒性,且可抑制其至少6代抗藥性發展;組合料可與ASA共用,並治療所有致病模式相同的變異株。

 

  團隊現與各大醫院商討臨床應用兩種療法,希望盡快推出市場,為「超級細菌」感染者帶來新希望。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更多時事要聞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阿斯匹靈 #愛滋藥 #世衞 #超級細菌 #理大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