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0-01-06

留學要趁早

90年代,負笈海外升學多是完成了本科的大學畢業生;如今,海外升學已向下伸延到中學生,或甚至小學生。正如民間彥言:“出名要趁早,留學更要趁早。”


國家經濟節節上升,父母考慮送子女負笈海外升學的空間便愈見偌大,有甚連高考聯招也不參加,索性提前送子女到海外,一來讓他們及早適應生活,拓闊視野;二來學好英語,增加競爭能力。據悉,現時留學在外的學生超過100萬,其中約七成是修讀大學本科或以上的課程。


莘莘學子放洋留學,到底應在甚麼階段、甚麼年紀、甚麼環境下最適宜?到那個國家、那個地方、那種文化最適合呢?思索留學的問題雖各有不同,但答案應殊途同歸,視乎個別學子的適應能力吧。


以學習的歷程來說,完成初中是負笈海外升學的第一個裡程:13-14歲之齡,可自我照顧生活,至於性格及個人價值觀也有固定模樣,只要懂得控制及管理自己的情緒,已具備足夠條件踏上留學之路。初中後負笈海外的另一個好處是外語學習會較有效率以及較大的進步空間。


第二個升學裡程應是高中畢業前後,今年報名高考聯招人數竟然減少,有云原因是不少高考生早已放棄高考,拿定心意到海外升學,是耶非耶,不一而足。這多少反映高中生在升學路的選擇跟昔日已有不同。


事實上,以高中生之齡負笈海外,其學習條件足夠,起碼較為成熟,不但能掌握生活上細節,且有能力從經驗中學習,有自我追尋知識的能量,或在外語方面較弱,要多花點時間適應而已,所以一般高中畢業生在升入大學本科之前最宜到海外修約1年的基礎及外語班,譬如英國及澳大利的排名前列大學要求海外生要有IELTS 6.5至7.0分的成績,加上各項測試不能少過6.5分,對高中畢業生而言相信是放洋留學的第一個考驗。


高中畢業生成績優異,外語能力高,當然可以直接申請入讀海外大學,可是倘不是最頂尖學生,也勢難考得上牛津、劍橋、哈佛、耶魯等名牌大學。要考上這些名牌是有竅門的,至少要早在三年前已開始部署才行,坊間書籍曾見考上哈佛的中國女孩;據悉,她的父母花了10年以上時間部署。


海外升學走廊歡迎網友提出問題、意見或分享體驗。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更多海外升學信箱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