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5-08-14

旅遊真體驗 不單靠景點

  香港不少產業的表現都遜於鄰近國家或地區,導致整體競爭力下降,確令人擔心,要適當解讀數據和現象,才可對症下藥,制定方案,應對挑戰。

 

香港仍需要加強新景點建設,才能重新吸引正在流失的旅客數目。

 

  上周立法會秘書處公布本港旅遊業《研究簡報》,指去年訪港旅客增長率由前幾年的16.4%放緩至12%,今年上半年更放緩至2.8%,全年即使追至12%增長,與往年看齊,相信也極有難度。本地入境旅遊及款待(包括酒店)業的前景未許樂觀。報告分析,入境旅遊不景氣是業界過於倚重內地客源所致,當其他旅遊目的地放寬簽證安排或其貨幣貶值,都可能會令港流失內地客,加上競爭對手續添新景點,例如新加坡的新景點近年陸續落成啟用;南韓以韓劇拍攝場地包裝為新景點等,對旅客都是新刺激。

 

  其實作為旅遊賣點,香港開闢新景點真可帶來新刺激,增加新客源和收入?大家不妨先看近年旅客(主要為內地旅客)最愛去的本地景點:一、山頂;二、通菜街(女人街);三、星光大道,三個景點或可總結為兩個活動:觀光和購物,以上景點對內地旅客是不折不扣、樂於沉緬的「香港印象」。星光大道不必加開酒吧;「女人街」不必再設outlet(散貨場);山頂也不必另設登山吊車;只要維持現狀,旅客便得以沉醉於他們認為值得緬懷的香港good old days。

 

  報告指自10年前迪士尼樂園之後,本地景點無以為繼,這是旅客減少來港的原因。其實,香港增設旅遊大型硬件設施確有難度,但如能以國際都會的獨特生活體驗(軟件)為賣點又如何?新景點固然有新刺激,可別忘記,有部分旅客是追求賞心悅目的休閒觀光和體驗,試問巴黎、倫敦、紐約等國際都會近年在旅遊上,可續有新猷?個別自然景觀,如尼亞加拉瀑布,百多年來相信還是同一模樣。

 

  不少人歐遊多年,只會對市鎮的大街小巷情有獨鍾,閒逛樂此不疲。遊倫敦除去Harrods歎下午茶外,南歐菜式也值得一試;遊佛羅倫斯,可能為求到那百年老店嘗招牌雪糕,又或到市集買風乾野豬肉吃吃。

 

  以上較冷門的旅遊體驗只屬拋磚引玉,若類似CNN最近選出全球17間最正的書店可有創意?配合閱讀風氣的書店外,港式咖啡店、甚至街頭小吃,遠足徑等又可有噱頭?

 

  香港會議展覽場地不足眾所周知,但比其他對手,原來連表演場地也遜色。紅館只有1.25萬個座位,即使加上亞洲國際博覽館1.4萬座位,還不及南韓容納3萬觀眾的首爾高尺洞巨蛋,更遑論與台北(4萬座位)、新加坡及東京(同為5.5萬座位)比較。

 

  除加快添新景點外,香港發展入境旅遊尚可有很多富創意的點子,但相信軟件——好客之道,會比硬件(景點)更優勝。微笑待客,令他們賓至如歸,港人才可吃到旅遊及相關行業的「四方飯」,廣納四方財,若來港旅遊像去非洲歷險,恐怕沒有多少旅客能夠接受這種「旅遊Safari」。

 

轉載自: 晴報

etnet榮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商會議「最佳信息商」白金獎► 了解詳情

更多為理發聲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