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4-03-11

穿制服有何形象意義?

  早前培訓了一組穿制服的前線工作者。席中有人認為「既然是必穿的制服,不就是很整齊嗎?」

 

  制服表現了一個既定的形象。但是,不是人人都會穿得「對」。「對」的意思,是合乎標準性的整齊劃一。例如有人穿制服時,衣領應該扣好頸喉鈕而沒有扣;衣領或袖口不應露而露出裏面的服裝(試想你露一件黑色上裝,他露一件啡色上裝,一群團隊穿了制服而表現這樣的觀感,或意義,會是如何?);本來要套在褲頭內的上衣卻沒有套好,左右兩邊的衣布都「走出來」;例如衣袋袋了較為重的東西而令上衣胸膛有「墜下」形態;長褲沒有「抽」好或過長或過短,鞋面沒有「擦潔」。應該穿黑色襪卻穿了白色襪,或太短的襪而露出腳毛……如此種種。

 

  制服合身與否當然是因素之一,但就是要讓大家明白,包容及體諒,如果不算最合身,以甚麼態度及方法來面對及處理。一切,都是關乎細節的處理問題。

 

制服員工要穿對制服的意思是由心態開始面對,接受穿制服是由頭到腳的整體性呈現及處理。也要關注細節的統一要求。才是真正履行穿對穿好制服的表現。

 

  制服,是視覺形象傳遞的「工具」之一,是企業或團體的形象之「傳遞」。也是品牌訊息的播送之一。別人對企業或團隊的形象,來自其服務或產品質素,而員工就是傳送企業形象的「橋樑」,是會說話,會傳達行為,會發放感情的「橋樑」。制服,目標是為團隊規範提出指引,保持一致性及統一性的表現效果。

 

  但是,穿了制服也未算「完成責任」。企業或團隊能做的只是頸以下的「提供」。但頸以上的,即是髮型及面容,就要靠員工自己處理。有些企業員工只是將制服穿了上身就以為「完成」,對於頭髮的長短及顏色沒有精確處理意識,有些男士前額及頸背頭髮過長卻沒有修好,耳鬢頭髮過長過多雜毛,沒有按標準理好,鬚根過多未有處理;女士可能太長頭髮而沒有適當梳理,面容青白顯出病容,而沒有好好以簡亮的妝容補救。別人看來,就是從企業員工的形象表現,而衍生聯想企業形象。如此種種,就是精神面貌,既影響員工個人,也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印象。

 

  如果未能做對以上所提的「小問題」,加起來就會變成「大問題」。反映了自我管理能力,也反映了企業的管治標準。

 

  若要令個人呈現制服形象為精神、朝氣、自信、友善、信任….等等元素,好好處理髮型及面容,是個人認知、工作責任之部份。看似小事,但要人人都做好小事,也不容易,是形象「關鍵」的學問。也是心態、姿態及狀態的關係。

 

  能做到「好心態」,會較易呈現「好姿態」,有「好心態、好姿態」,也有理由有更強的耐力保持「好狀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第六屆國際信息商會議「最佳信息商」白金獎► 了解詳情

更多形象UP!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